天台山大瀑布:次韵巩宪见示桐柏瀑布之作诗词赏析
《次韵巩宪见示桐柏瀑布之作》是由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一首诗。
原文:
昔闻孙兴公,尝赋飞流水。
至今福庭地,犹属羽人里。
瀑泉天半来,界道见清泚。
迢迢白虹贯,隐隐玉龙起。
宇宙虽云宽,壮观知能几。
谷帘信有之,界图宁辨此。
清秋饶爽气,朱夏绝埃滓。
何当振金策,逍遥山之趾。
眺览既惬适,啸歌何穷已。
青鞋未成往,抚己空自鄙。
作者:喻良能(1120—?),南宋诗人,出生于浙江义乌,字叔奇,号锦园,人称香山先生。官至兵部郎中、工部郎官。后人因此称他出生地为“郎官里”。陈亮说他:“于人煦煦有恩意,能使人别去三日念辄不释。其为文,精深简雅,读之愈久而意若新”。著《诸经讲义》、《家帚编》、《忠义传》20卷,诗文《香山集》34卷,收入《永乐大典》。
诗词知识了一二: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本文所及4次韵
概念:
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ì yùn,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
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如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次韵诗之始:
关于次韵诗之始,前人数有始于唐代元稹、白居易之说,因而称“元和体”。如宋人程大昌《考古编·古诗分韵》谓:“唐世次韵,起元微之、白乐天。”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讲得更为具体:“前人作诗,未始和韵。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微之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也持此论。至近代陈声聪《兼于阁诗话》仍称:“诗次韵,始于唐之元、白、皮、陆,而盛于宋之苏、黄。”今人卞孝萱先生《唐代次韵诗为元稹首创考》进而考证出次韵诗系元稹首创,并云创始时间为元和五年(8),创始之作为元稹在江陵府所作《酬乐天书怀见寄》等五首。
实则元、白之前,大历十才子中的卢纶、李益之间便有次韵相酬之作。李益有《赠内兄卢纶》诗:“世故中年别,馀生此会同。却将悲与病,来对郎陵翁。”(《全唐诗》卷283)卢纶和诗《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为:“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可怜歌酒夜,相对两衰翁。”(《全唐诗》卷277)
据傅璇琮先生《卢纶考》,卢纶卒于贞元十四年、十五年(798年、799年)间,《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当作于贞元中,可见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次韵之体至迟在贞元年间就出现了,所以不能说次韵诗始自元、白,更不能说系元稹首创。
例文:
刘景文《奉寄苏内翰》:
倦压鳌头请左符,笑寻颍尾为西湖。
二三贤守去非远,六一清风今不孤。
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花无?
聚星堂上谁先到?欲傍金樽倒玉壶。
苏轼和《次韵刘景文见寄》诗:
谁上柬来双鲤鱼,巧将诗信渡江湖。
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烈士家风字用此,书生习气未能无。
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