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古诗文 > 古籍

清代一首写春诗纯粹欢快 大人总爱教孩子读 但很多人却讲错背景

古籍 2022-10-23 23:29:02
相关推荐

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由于鲁迅先生文名远扬,许多人将此话奉为金科玉律,从此对唐以后的诗,尤其是封建王朝结束之后的诗,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实际上这也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问题。就鲁迅自身来讲,他写的旧体诗就许多,即然好诗早已作完,他为什么还需要写那么多诗抒情赠人?鲁迅先生这句话,不过是谦虚之语,讲解古诗词离不了写作背景,知名人士说的话一样这般。

鲁迅先生这句话后边也有一句:“自此倘非翻出来如来佛祖手心之美猴王,没有必要再动手能力了。”含意就是,假如不可以写的比唐人有创意,陈词滥调,就无需写了。

例如唐代诗人崔护写“人脸不知何处去,桃花运依旧笑春风”,后人写一句“旧识已随水流去,云朵依然枕轻风”,写来写去,全是一个含意。

鲁迅说了那样的话,但又写了几十首诗,表明他自觉得是可以翻出如来佛祖手心的美猴王,因此唐朝之后,也是有好诗的。今日就而言清朝一首写春的七绝。

悲春伤秋,自古以来有之,清风也罢,桃花也好,有作家因新年而喜,有所为春尽而悲,从先秦到清朝,过去了几千年。显而易见,这过程中有成千上万作家以“春”为主题读过古诗词。

孟浩然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杜甫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陆游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明代深巷卖桃花”。

春,确乎被唐人写尽了,何况离清代还有宋元明,那么写春之诗,还能从何角度入手?

同治二年的春季,一位称为高鼎的诗人,为避乱,故归隐在宁波市一小乡村执教谋生。尽管清朝晚期内忧外乱,但避开京畿之地的农村,一片祥和,春光明媚。一日放学后,高鼎见村里的儿童跑到外边风筝,心里突然觉得一种平静和舒适,因此写了首《村居》:

莺飞草长二月天,拂提垂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回归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农历二月,太阳溫暖,春风和煦,历经了一冬极寒的蔓草,逐渐屈伸枝干,本来发黄的颜色,也逐渐越来越葱绿。黄莺小燕子在清澈见底的天空中翩然翱翔,一会儿鸣叫声几声。河提上的垂柳,伴随着车风晃动,轻拂清波,丝丝缕缕,尘烟一般,让人沉醉。

高鼎前几句景物描写,并沒有挑选春季浓艳的一面,只是选择了垂柳蔓草莺飞这类质朴而动态性的意境,正蕴含“村居”二字。

春天来临,大白天也渐渐地拉长,小朋友们放了学以后,春日清风依然溫暖,借着风和日丽,这种小孩拿着纸风筝,开心地放了起來。

由于古时候的诗人,多是士人,她们写春,大约有三点构思。一是赞美春季自身的美丽风景,例如上文举得杜甫、陆游的诗句;二是以新年形容期待、新开始,春雨清风春日皆是恩惠,可以协助农户栽种;三是以春尽花落来寄寓自身的忧伤。

而高鼎则一反常态,挑选了小孩放纸鸢的绘画,写下了春的活力。这首诗,没什么政冶寄予,没什么志向远大,没什么郁郁不得志。

便是一个走遍凶险尘世的诗人,见到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孩在无拘无束地风筝,心里也越来越单纯起來,忘记了村边的争夺,仅有眼下飞奔的小孩和开心的欢笑声。这首诗,也是特别单纯的,因此此诗每年被选进教材,成年人也总让小朋友朗读学习培训。

许多选本中,说这也是作家高鼎晚年时期隐居乡村的即兴之作,及其说高鼎由于遭受朝中的挤兑,志不可伸,隐居上饶市时,见到无拘无束的小孩,心存憧憬。实际上 ,这类观点,是一些人人云亦云,把李商隐写《清平乐·村居》的写作背景弄混了。这一点在教小孩的情况下,不能不知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9-06 23:04最甜蜜的时候、和你抱抱[新疆网友]IP:736272119
    尽管故事背景容易弄错,但这并不能减少对这首诗的喜爱程度。
    顶4踩0
  2. 2023-07-05 08:45Juniel[辽宁省网友]IP:1710310892
    这首春诗真的太美了,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顶3踩0
  3. 2023-05-02 18:26︶ㄣゅ琴声ら[台湾省网友]IP:736568541
    可惜很多人对这首诗的背景都讲错了,真是有点可惜。
    顶10踩0
  4. 2023-02-28 04:07乾隆[吉林省网友]IP:3407031843
    大人总是喜欢教孩子读诗,这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好方法。
    顶1踩0
  5. 2022-12-26 13:48暮浅矜·素年[吉林省网友]IP:3418190518
    这首清代春诗真是纯粹欢快,读起来心情都变好了!
    顶8踩0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