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古诗文 > 古籍

王昌龄的一首《出塞》 为何被评为“唐诗七绝的压轴之作”?

古籍 2022-11-04 08:10:26
相关推荐

众所周知,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其间涌现了许多千古奇才诸如李白、孟浩然、杜甫、王维等人。而今天想和大家谈论的是被称为“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王昌龄。王昌龄被世人尊称为“七绝圣手”,其诗句壮美,有着大气磅礴的意蕴。在其诗中你会感到包罗万千,王昌龄有一首《出塞》被明代诗人李攀龙评为唐诗七绝的压轴之作,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一首诗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王昌龄的《出塞》共有两首,以第一首最为有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古人对这首著名的边塞诗评价十分之高,而王昌龄能写出这样的诗句,与他的人生经历是离不开的。早年的王昌龄一直游历在我国边塞地区,对边塞地区的生活深有体会。而在他的身上也带着一股孤寂感,因为王昌龄早年家中十分贫瘠,他以农耕为生。直到而立之年,王昌龄才中了进士,而未中进士之前王昌龄就在游历天下。

再过头来我们从诗句上分析,先看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句中包含了两个角度,一方面是空间,一方面是时间。秦朝和汉朝是时间,从秦朝跨越到汉朝给人一种时代更迭的萧瑟感。明月产生的意境给人一种空间的无限遐想。这一句被古人称为神来之笔,虽然王昌龄描写的是景色,但他诗中所表现出的含义又不仅仅在于景色。他利用这种手法呈现出的是一副朝代更迭的景象,意味深远。

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隐隐的呈现出一种哀怨之感,戍守边疆本来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王昌龄将将士们心中无法归乡的哀怨隐藏在了诗中。同时他用的手法也十分含蓄,他用了一种引而不发的感觉。我们只能感受到将士们心中的死志与悲壮之情,但将士们心中的幽怨之情却体现得并不彻底,这也是王昌林的高明之处。如果说第一句是一种苍茫之感,那么第二句体现的就是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

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有人将其中的飞将认为是飞将军李广,但也有人认为是指大将军卫青。但在王昌龄心中飞将指的应该是在那个时代,保卫国家英勇杀敌的英雄们,这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最后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阴山位于我国北部,在地理位置上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句给人一种大开大合的气魄,也展现出了诗人自己心中的雄心壮志。

这首诗读来大气磅礴,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象,也引发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我们今天读来依旧拍手称绝,不知各位读者读来有何想法?认为这首诗是否担的上“唐诗七绝压轴”之称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9-10 01:28成文[河北省网友]IP:3406575930
    《出塞》饱含雄壮之美,铿锵有力的词句展现了军队出征的壮丽场面,当之无愧地成为“唐诗七绝的压轴之作”。
    顶0踩0
  2. 2023-07-10 02:48Apache[宁夏网友]IP:2000345609
    《出塞》通过对边疆戍边将士的描写,揭示了壮士的刚毅和豪情,确实是唐诗七绝中最杰出的作品。
    顶38踩0
  3. 2023-05-09 04:09疯过了,雨未停[安徽省网友]IP:3407899111
    《出塞》的典雅婉转和铿锵有力的风格,展示了唐代诗人的风采与抱负,值得称赞为“唐诗七绝的压轴之作”。
    顶4踩0
  4. 2023-03-08 05:29经哲[重庆市网友]IP:762675129
    @心想事成之韩悦《出塞》展现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气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结构典雅、用字恰当,确实配得上“唐诗七绝的压轴之作”这个称号。
    顶0踩0
  5. 2023-01-05 06:49心想事成之韩悦[上海市网友]IP:1744487341
    《出塞》以其雄奇豪放、慷慨激昂的豪情气象,展现了壮士出征的壮阔场面,实至名归的“唐诗七绝”的压轴之作。
    顶7踩0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