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古诗文 > 古籍

唱古诗的爷爷火了 “和诗以歌”利于文化传承

古籍 2022-11-10 11:02:23
相关推荐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据11月5日人民网报道,近日,一位83岁的苏州老人王敬义在社区走红。他用两年时间,用天籁调、酒令调、鹿港调等9种古代民谣曲调为60首古诗配曲。同时,王敬义曾在多所学校教授古诗吟唱,将自己的成果运用到基础教育中,用生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和诗以歌”其实并非当代传承诗词文化的新兴举措。古代传达诗词文章,多采用文字和声音形式。其中,声音形式主要分为“念”“诵”“吟”“唱”四种。相比于“念”“诵”仅使用语音表达,“吟”和“唱”都包括了唱的元素。先有诗歌才有文字,在文字发明以前,诗歌也是通过唱的方式口口相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因此,老人“和诗以歌”之举的走红,本身就是古老传播形式在当代焕发出新活力的体现。

在当代,对诗歌加以配唱,以“乐语教国子”的行为,对诗词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正如王敬义所言,“音乐能将古诗词的意境之美表达到极致”,乐声所传递的美感,有助于激发受众的兴趣,从对声韵之美的欣赏,进一步促成成对诗词内涵的品读和领悟。另一方面,吟唱的方法更有利于诗词的传播和普及。“和诗以歌”不仅便于记忆和流传,在基础教育层面,以此代替“全文阅读”的强迫式背诵,对于孩子的文化底蕴培养也大有裨益。

从弘一法师作词的《送别》,到《在那东山顶上》《但愿人长久》等广为流传的古诗词歌曲,再到叶嘉莹等国学大师的吟诵课……当下,既有用现代唱法演绎传统诗词经典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亦有如王敬义老人般以古民谣调为古诗词配曲创作的“唐诗吟唱集”。用曲调形式弘扬传统文化,流传的不仅是曲,更是歌曲背后的风骨。当然,也要看到,通过吟唱传承诗词文化,是一种有益尝试,在当代愈发受到重视,然而在旧词基础上谱新曲并非易事,如何让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相得益彰,内容创作者重任在肩。

“诗之为用,乃是要使读者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富于感发的、不死的心灵”。会唱古诗的爷爷走红的同时,呼吁文化工作者继续打磨和钻研“和诗以歌”的传承方式,发扬诗词文化,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欧慧晶(山东大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9-11 17:11自嘲、[广西网友]IP:762399143
    希望唱古诗的爷爷可以继续努力,让更多人爱上古文化!
    顶4踩0
  2. 2023-07-12 15:57湖南科技大学[重庆市网友]IP:3407595636
    这种创新的传承方式让人对古诗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顶3踩0
  3. 2023-05-12 14:44水渡烟云[湖北省网友]IP:1969695716
    爷爷的表演不仅有利于文化传承,也激发了大家对文学的兴趣。
    顶7踩0
  4. 2023-03-12 13:30若兰飘雪[香港网友]IP:1731716357
    “和诗以歌”,这样的方式真的很有趣,能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古文化。
    顶0踩0
  5. 2023-01-10 12:16黄鹂[台湾省网友]IP:1970830932
    唱古诗的爷爷真的太厉害了,他的声音让人陶醉!
    顶26踩0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