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公文 > 交际礼仪文书 > 稿件

注重家教家风培养家国情怀演讲稿

稿件 2017-05-10 08:35:22
相关推荐

良好的家风是一种风向标。以下为大家分享的是注重家教家风培养家国情怀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CN公文站!

注重家教家风培养家国情怀演讲稿(1)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涵养着民风、折射出作风、影响到党风。当前,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家风理应成为承载“两学一做”的宣传和教育载体,把加强家风建设作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向实践转化的有力抓手,修身律己、管好家属,带动党员、影响群众。

良好的家风首先是一个传家宝。古往今来,注重家风建设历来是中华民族圣贤名士的立家之本。爱国将领吉鸿昌将“做官即不许发财”的家训写在细瓷茶杯上,并将茶杯一直带在身边,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周恩来针对亲友“进京做事”的要求,定下“十条家规”,曾对亲人说:“不搞特殊化,一点都不能搞”。焦裕禄制定了“书记的女儿只能带头艰苦,不能有任何特殊”的家规……无论是一代伟人,还是党的优秀干部,他们都以良好的家风带出廉洁的作风,让家属子女受益一生。

良好的家风还是一道“护身符”。从党的十八大以后查处的“大老虎小苍蝇”来看,大部分涉腐案件都与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密切相关,“贪腐父子兵、受贿夫妻档”现象比比皆是。周永康、苏荣、令计划等“大老虎”落马的背后,都呈现出家庭式甚至是家族式贪腐的明显特征。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公权力,只有首先正身齐家,教好子女、管好家人,才能守护家庭的平安幸福。如若家风不正,疏于管教,出现“我爸是李刚”等“坑爹”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从这个意义而言,良好的家风好比是一个“护身符”,时刻保护着一个家庭在正常轨道上不断前行。

良好的家风更是一种风向标。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往往为社会所瞩目,也在无形中会形成一种导向。领导干部应把正家风作为“两学一做”的必修课、常修课。首先要勤修身,“炼就金刚不坏身”,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以身作则营造好家风。其次要严持家,“严格管好身边人”。亲情再深也要理智对待,而不能错位、更不能越界,要教育引导配偶、子女、亲属奋发进取,靠自己的努力去干事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以好家风好作风引领社风民风、影响党风政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治国必先齐家。领导干部只有带头正好家风、优化作风,才能一心为公,用好权力、干好事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

良好的家风是一种风向标。以下为大家分享的是注重家教家风培养家国情怀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CN公文站!

注重家教家风培养家国情怀演讲稿(1)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涵养着民风、折射出作风、影响到党风。当前,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家风理应成为承载“两学一做”的宣传和教育载体,把加强家风建设作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向实践转化的有力抓手,修身律己、管好家属,带动党员、影响群众。

良好的家风首先是一个传家宝。古往今来,注重家风建设历来是中华民族圣贤名士的立家之本。爱国将领吉鸿昌将“做官即不许发财”的家训写在细瓷茶杯上,并将茶杯一直带在身边,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周恩来针对亲友“进京做事”的要求,定下“十条家规”,曾对亲人说:“不搞特殊化,一点都不能搞”。焦裕禄制定了“书记的女儿只能带头艰苦,不能有任何特殊”的家规……无论是一代伟人,还是党的优秀干部,他们都以良好的家风带出廉洁的作风,让家属子女受益一生。

良好的家风还是一道“护身符”。从党的十八大以后查处的“大老虎小苍蝇”来看,大部分涉腐案件都与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密切相关,“贪腐父子兵、受贿夫妻档”现象比比皆是。周永康、苏荣、令计划等“大老虎”落马的背后,都呈现出家庭式甚至是家族式贪腐的明显特征。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公权力,只有首先正身齐家,教好子女、管好家人,才能守护家庭的平安幸福。如若家风不正,疏于管教,出现“我爸是李刚”等“坑爹”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从这个意义而言,良好的家风好比是一个“护身符”,时刻保护着一个家庭在正常轨道上不断前行。

良好的家风更是一种风向标。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往往为社会所瞩目,也在无形中会形成一种导向。领导干部应把正家风作为“两学一做”的必修课、常修课。首先要勤修身,“炼就金刚不坏身”,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以身作则营造好家风。其次要严持家,“严格管好身边人”。亲情再深也要理智对待,而不能错位、更不能越界,要教育引导配偶、子女、亲属奋发进取,靠自己的努力去干事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以好家风好作风引领社风民风、影响党风政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治国必先齐家。领导干部只有带头正好家风、优化作风,才能一心为公,用好权力、干好事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

注重家教家风培养家国情怀演讲稿(2)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大力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一大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家庭。

他们中间,有的家庭敬老爱老、传承孝道,有的家庭热心公益、积极助人,有的家庭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有的家庭在日常生活里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有的家庭在言传身教中传递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有的家庭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朴实无华的良好家风……

这些文明家庭的故事与经验,将带动全社会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践,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创建文明家庭

建设家风文化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立足家庭实际,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农户、寻找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子女评选、弘扬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努力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有力推动了家庭文明建设。

各地妇联依托社区、企业、机关、部队等,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夫妻和睦、孝老爱亲,学习进取、科学教子,邻里融洽、友爱互助,低碳生活、热心公益为标准,广泛开展五好家庭创建活动,发挥品牌影响力。

湖北省竹山县围绕勤劳致富、崇德向善、诚实守信、遵守法纪、计划生育、履行义务、环境卫生、尊科重教、文体活动、保护生态等内容,持续20年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使活动紧跟时代、常创常新。

浙江开展“浙江百姓重家风”“好家风建设”等活动,发挥历史上家书家训、家风家教典范的作用,通过媒体宣传、小戏小品、故事会、公益广告、家风馆等途径,着力培育百姓好家风,倡导家家户户立家训,推动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全省有700余万户家庭参与立规立训。

上海举办文明家庭创建巡礼、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风貌展览、系列理论研讨等活动,引导人们写家训、画家谱、说家史、晒家书,倡导时代家风,讲好家庭故事。

山东近年来举办家庭故事会、家风家训评议会10万多场,2000多万家庭参与活动,在创新载体中吸引群众说家事、谈家风、议家规。

北京、江苏、海南等地推进“美德在农家”活动,江西开展和谐家庭、廉洁家庭、书香家庭、低碳家庭等特色家庭评选,内蒙古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孝心子女评选等活动,力求群众感兴趣、群众全参与、群众信得过、群众得实惠,着力传播文明和谐的家庭新风。

文明家庭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支撑,在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评选文明家庭

选树家庭榜样

经过深入广泛调研,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今年8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从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营造家庭文明建设浓厚社会氛围、强化法规政策保障作用等方面,对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

开展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抓的是社会的细胞和根本,谋的是子孙后代的未来。9月中旬,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推荐评选工作拉开序幕。

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按照中央文明委制定的《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以妇联评选的五好家庭、最美家庭为基础,各地各有关部门畅通参与渠道,积极推荐候选家庭。

推荐评选过程坚持优中选优、群众公认原则,严格筛选把关、注重质量第一,深入城乡家庭、听取群众反映,使推选过程成为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成为凝聚共识、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的过程。

经过宣传发动、筛选把关、社会公示等环节,一大批价值鲜明、导向突出、事迹感人、影响力大的文明家庭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了家庭文明建设成果,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发展。

“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是家庭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这些文明家庭并不是高高在上,也绝非遥不可及。他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平凡的日子里锤炼个人品德、书写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国文明家庭为亿万家庭树立起学习标杆和价值导向,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真正做到日常经常平常,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家庭美德,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家国情怀,把家庭幸福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弘扬先进事迹

形成社会氛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家庭的结构、功能、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婚恋观、家庭观等更加复杂多样,为家庭文明建设带来了一定影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宣传文明家庭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让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相敬如宾、兄友弟恭、妯娌和谐、克勤克俭、忠厚传家等传统家庭美德不断发扬光大。

——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群众身边的文明家庭,运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传播渠道,以及微博、微信、微电影、动漫等新媒体手段,讲述平凡家庭好故事,记录家里家外的感动,展示文明家庭的风采,引导广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家风,努力做家风建设的表率,管好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把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落到实处。

——鼓励创作有益于家庭文明建设的文艺作品,强化法规政策对家庭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把家庭文明建设要求纳入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测评体系,形成有利于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

随着家庭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良好家风将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