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公文 > 事务文书 > 总结 > 年度总结

市国土资源局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年度总结 2014-10-27 16:05:37
相关推荐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国土资源局的具体指导下,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统领,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局的系统目标和全县国土规划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积极主动服务,克服各种困难,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大局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现总结如下:

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重保护,促开发,着力强化资源保护举措。

一是耕地保护。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我县耕地保有量指标8.41万公顷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09万公顷不减少;

二是土地开发与整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10个,总面积2291.8323公顷,预计新增耕地面积43.0513公顷,总投资6692万元;申报土地整理项目2个,总面积 2949.4472公顷,总投资5744.165万元;实施土地开发项目13个,总面积453.7673公顷,预计新增耕地面积334.5808公顷,预计总投资2820.28万元;实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项目2个,总面积80.9555公顷,预计新增耕地面积68.0716公顷,预计总投资1062.5085万元;

三是基本农田划定。全面启动了基本农田划定外业调查。完成土地变更调查;

四是测绘管理。定期对测量标志进行了巡查,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市场检查、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检查、测绘成果保密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配合贵州省第三测绘院启动了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五是增减挂钩。根据下发的2013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400亩,编制了《实施规划》,目前已按照省整理中心的意见修改完成并上报。

2、重保障,促发展,着力推进服务大局能力。

一是用地报件。组织上报建设用地报件3个,面积117.2613公顷。其中2014年第一批次城镇(增减挂钩)1个,面积24.0968公顷,已通过市局审核,现用地报件电子报盘已报省厅;2014年区位调整2个,面积93.1645公顷,市政府已批复。

二是用地批准。审核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24宗,面积117.6439公顷。办理临时用地7宗,面积24.2430公顷;划拨供地1宗,面积2.3625公顷,全面启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

三是项目预审。出具项目用地预审意见7个,面积86.3471公顷;用地初审意见2个,面积1.1595公顷;

四是地籍管理。提供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 16次,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131本,面积2283183.04平方米。颁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47本,面积9330.91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权设定登记9宗,面积为649037.82平方米。完成XX区招商引资项目宗地的地籍调查和发证工作。完成日常登记发证的宗地代码统一编制工作。

五是土地储备。目前已纳入储备管理的国有建设用地剩余740.1724公顷。利用储备地块积极配合县金融办开展土地融资;

六是土地供给。发布8期《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公告出让56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已成交16宗,面积57.8779公顷,成交价款总额21889.25万元,已催交价款16674.25万元,余款5215万元正在按出让合同约定催交。流拍6宗,正在公告出让34宗。

3、重监管,促规范,着力深化矿产管理秩序。

一是地质勘查。官田坝向斜煤炭整装勘查项目,预计总投资6293.02万元,勘查面积393.533平方公里,由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实施,基本完成野外勘查工作,勘查成果已送审;禹谟煤炭整装勘查项目,由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实施,勘查面积300平方公里;大方-金沙铝土矿整装勘查,由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三总队负责实施,勘查面积2400平方公里;

二是规范矿业秩序。完成第一季度煤、铁矿资源统计上报工作,完成全县24个乡(镇、街道)砂石土规划设置方案的实地踏勘工作。对2013年12月前办理的临时采挖点,分期分批在2014年5月底前关闭结束。办理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项目的临时料场25个。积极配合做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三是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完成第一季度的动态监测工作,并将监测中涉及有可能出现越层越界开采、违法违规开采等行为的都进行及时调查处理;

四是矿业权年检工作。全县煤矿112个,应检104个,已检103个,尚余1个经多次通知未参加年检;省、市颁证的非煤矿山28个,应检17个,已检16个,1个未检;县级颁证矿山96个,应检96个,已检83个,13个未检;

五是征收矿产费。截止5月底共收缴矿产资源补偿费2170.8020万元,征收采矿权使用费34.90万元。2014年共缴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96万元,支取使用用于地灾赔付和治理2732万元,退还71.338万元,总余额28094.3398万元。收采矿权价款6550.108万元。

六是探矿权的管理。组织开展矿产资源“圈而不探”、“占而不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除煤、砂石土矿外15个采矿权矿山、22个探矿权矿山的监管。

4、重民生,促和谐,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了《XX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XX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订了《XX县地质灾害2014年度防治方案》,全县14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任务均分解到了乡(镇、街道)、村(社区)、人;

二是汛前及主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监测。在汛前和主汛期共进行巡排查400余次,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1000余条。下发了《关于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同时组成工作组对全县25个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排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三是人员培训。对地质灾害防治基层人员和监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共培训地质灾害防治基层人员283人;

四是部门协调。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向县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教育局等部门送发了《地质灾害告知书》,进一步加强道路、水库、工程建设、集市和学校等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是项目治理。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8个,马路乡不稳定斜坡等2个防治工程已完工,县级已初步验收并提出整改意见,待整改完善后申请市级验收;源村乡刘村村中岩危岩带治理等6个工程正有序推进;

六是“十有县”建设。全面启动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报县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县乡(镇、街道)两级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发放“两卡”3000余张,设置及更新部分地质灾害警示牌或警示标志。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国土资源局的具体指导下,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统领,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局的系统目标和全县国土规划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积极主动服务,克服各种困难,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大局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现总结如下:

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重保护,促开发,着力强化资源保护举措。

一是耕地保护。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我县耕地保有量指标8.41万公顷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09万公顷不减少;

二是土地开发与整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10个,总面积2291.8323公顷,预计新增耕地面积43.0513公顷,总投资6692万元;申报土地整理项目2个,总面积 2949.4472公顷,总投资5744.165万元;实施土地开发项目13个,总面积453.7673公顷,预计新增耕地面积334.5808公顷,预计总投资2820.28万元;实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项目2个,总面积80.9555公顷,预计新增耕地面积68.0716公顷,预计总投资1062.5085万元;

三是基本农田划定。全面启动了基本农田划定外业调查。完成土地变更调查;

四是测绘管理。定期对测量标志进行了巡查,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市场检查、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检查、测绘成果保密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配合贵州省第三测绘院启动了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五是增减挂钩。根据下发的2013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400亩,编制了《实施规划》,目前已按照省整理中心的意见修改完成并上报。

2、重保障,促发展,着力推进服务大局能力。

一是用地报件。组织上报建设用地报件3个,面积117.2613公顷。其中2014年第一批次城镇(增减挂钩)1个,面积24.0968公顷,已通过市局审核,现用地报件电子报盘已报省厅;2014年区位调整2个,面积93.1645公顷,市政府已批复。

二是用地批准。审核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24宗,面积117.6439公顷。办理临时用地7宗,面积24.2430公顷;划拨供地1宗,面积2.3625公顷,全面启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

三是项目预审。出具项目用地预审意见7个,面积86.3471公顷;用地初审意见2个,面积1.1595公顷;

四是地籍管理。提供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 16次,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131本,面积2283183.04平方米。颁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47本,面积9330.91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权设定登记9宗,面积为649037.82平方米。完成XX区招商引资项目宗地的地籍调查和发证工作。完成日常登记发证的宗地代码统一编制工作。

五是土地储备。目前已纳入储备管理的国有建设用地剩余740.1724公顷。利用储备地块积极配合县金融办开展土地融资;

六是土地供给。发布8期《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公告出让56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已成交16宗,面积57.8779公顷,成交价款总额21889.25万元,已催交价款16674.25万元,余款5215万元正在按出让合同约定催交。流拍6宗,正在公告出让34宗。

3、重监管,促规范,着力深化矿产管理秩序。

一是地质勘查。官田坝向斜煤炭整装勘查项目,预计总投资6293.02万元,勘查面积393.533平方公里,由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实施,基本完成野外勘查工作,勘查成果已送审;禹谟煤炭整装勘查项目,由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实施,勘查面积300平方公里;大方-金沙铝土矿整装勘查,由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三总队负责实施,勘查面积2400平方公里;

二是规范矿业秩序。完成第一季度煤、铁矿资源统计上报工作,完成全县24个乡(镇、街道)砂石土规划设置方案的实地踏勘工作。对2013年12月前办理的临时采挖点,分期分批在2014年5月底前关闭结束。办理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项目的临时料场25个。积极配合做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三是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完成第一季度的动态监测工作,并将监测中涉及有可能出现越层越界开采、违法违规开采等行为的都进行及时调查处理;

四是矿业权年检工作。全县煤矿112个,应检104个,已检103个,尚余1个经多次通知未参加年检;省、市颁证的非煤矿山28个,应检17个,已检16个,1个未检;县级颁证矿山96个,应检96个,已检83个,13个未检;

五是征收矿产费。截止5月底共收缴矿产资源补偿费2170.8020万元,征收采矿权使用费34.90万元。2014年共缴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96万元,支取使用用于地灾赔付和治理2732万元,退还71.338万元,总余额28094.3398万元。收采矿权价款6550.108万元。

六是探矿权的管理。组织开展矿产资源“圈而不探”、“占而不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除煤、砂石土矿外15个采矿权矿山、22个探矿权矿山的监管。

4、重民生,促和谐,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了《XX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XX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订了《XX县地质灾害2014年度防治方案》,全县14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任务均分解到了乡(镇、街道)、村(社区)、人;

二是汛前及主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监测。在汛前和主汛期共进行巡排查400余次,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1000余条。下发了《关于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同时组成工作组对全县25个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排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三是人员培训。对地质灾害防治基层人员和监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共培训地质灾害防治基层人员283人;

四是部门协调。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向县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教育局等部门送发了《地质灾害告知书》,进一步加强道路、水库、工程建设、集市和学校等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是项目治理。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8个,马路乡不稳定斜坡等2个防治工程已完工,县级已初步验收并提出整改意见,待整改完善后申请市级验收;源村乡刘村村中岩危岩带治理等6个工程正有序推进;

六是“十有县”建设。全面启动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报县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县乡(镇、街道)两级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发放“两卡”3000余张,设置及更新部分地质灾害警示牌或警示标志。

5、重责任,促落实,着力增强执法监察效能。

一是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共组织开展国土资源动态巡查1159次(含乡镇),督查检查13次,全县原已炸封关闭取缔的1399间无证煤井未发现有死灰复燃迹象和发生非法采矿事故;

二是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全县2013年度变更调查国家监测图斑共437个,监测面积5586.2亩,覆盖率100%,违法用地图斑共计15个,涉及12宗违法用地,查处结案1宗。其余的违法用地正在调查处理中。涉及矿产疑似违法图斑30个,目前正在核实过程中;

三是授案权限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共立案查处国土资源各类违法案件22宗,并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已结案16宗,查处面积47.41亩,累计罚款共计62.8396万元,且全部在网站上曝光。

6、重党建,促廉洁,着力打造部门良好形象。

一是工作部署。制定《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和《2014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履行工作职责,落实“一岗双责”;

二是作风建设。印发了《关于严禁干部职工参与赌博、违规操办酒席和违反工作纪律的通知》,并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签订《严禁违规操办酒席承诺书》,坚决遏制滥办酒席不正之风;

三是公车管理。全局10辆公务用车均贴上公务车辆标识,并严格按要求停放和管理。

四是强化纪律。严格执行“五个不直接分管”要求,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监管,规范党务政务公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四风”清理与督查,对发现有问题的及时进行整改。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强化工作纪律,严格遵守“三严守、九严禁、二十五个不准”规定,严禁借故到下级或基层单位吃喝、消遣,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五是项目监管。开展“纠正征地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重大项目工程招投标的监督管理。加强对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的监督。按要求开展国土资源系统项目评审专项清理工作。

7、重基础,促规范,着力提升业务服务水平。

一是宣传工作。制定宣传工作计划,利用“4.22世界地球日”,在鼓场街道中心完小开展由948名学生参加的“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倡导节约集约 共建美丽家园”绘画活动和近千名学生参加的签名活动。利用“5.12防灾减灾日”,邀请专家在石场乡、岚头镇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参训人数达283 人。参加下基层“三访”活动3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设咨询台3个,接受群众咨询100余次;

二是依法行政。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清理完成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5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项和行政服务事项8项,已提交意见和建议报县法制办审核;

三是政务公开。制订了《2014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安排意见》,完成第一季度政务公开内容,已通过检查验收,并依托网络平台开展了网上政务公开工作;

四是信访维稳。制定了《信访工作安排意见》和《全面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方案》。截止目前,共受理信访件23件,已办结21件,2件正在办理中;

五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签订了各项目标责任书。按照《XX县2014年综治委成员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制定了《关于联系指导长坝乡开展平安创建实施方案》,并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此项工作有序开展;

六是人事管理。对我局“冒充人头,专吃空饷”进行清理和整改,完成2014年工资晋级晋档、完成2013年度年终考核及工资年报、人事年报;完善区划调整乡(镇、街道)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任职相关手续及全局人才监测信息统计;制定2014年事业单位人员招考计划,按时报送相关信息;

七是网管工作。办理网上收文258件,已经办结240件,12件正在办理之中,有6件不符合办理要求被退件。发布工作动态14条、土地初始登记及注销公告14条、土地出让及成交公示16条,网上曝光土地及矿产违法案件3起,“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已正式投入应用。

8、重实践,促学习,着力锤炼干部队伍素质。

一是启动活动。拟定活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并确定以“改作风、连民心、促双保” 作为自选动作,于2月18日召开全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大会,正式启动教育实践活动;

二是组织学习。班子成员、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集中和分散学习,做好读书笔记,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同时向县委活动办分别报送简报6期、短讯6期;

三是征求意见和建议。坚持开门搞活动,局班子成员按要求采取“面对面”听取意见方式,带头深入到干部职工、服务对象和基层群众中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征集到执法监察、矿产管理、用地管理、作风建设等4个方面的6条意见和建议。同时对下属的25个乡(镇、街道)国土资源管理所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指导。

二、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土地整治工作进展缓慢,土地变更调查形势严峻,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中,各资料相关部门未认真领会普查的目的和意义,造成收集不完整。

2、地质灾害防治治理项目经费缺口大,治理点农户对工作支持力度不够,缺乏专业的地质灾害防治人员。

3、土地违法、煤矿越层越界等行为监管难,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压力大。

4、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的指标和技术要求等未明确,此项工作开展还存在一定问题。

5、教育实践活动虽然有安排、有部署,但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难度大。

6、少数干部职工作风纪律松散现象,存在迟到、早退情况,虽然已制定整改措施,但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加强日常监督和督查。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用地保障。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拟报批的项目提前介入,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引导用地单位做好用地呈报所需资料的准备,督促用地单位抓紧收集资料。争取在7月启动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10月底完成2014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规划》编制工作。

2、地籍管理。按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做好农村地籍调查工作,选择一个乡为试点,完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完成2014年地籍管理进度工作上报任务。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为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作好准备工作。抓好县级安装调试相关工作,完成全国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及完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土地出让。加强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工作对接,出让资料力争与“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相统一。积极探索“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加强储备土地管理工作。继续加强土地出让工作,力争完XX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任务。

4、土地管理。对土地整治项目存在的问题,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检查。对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开展好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对变更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核查时需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对测绘管理工作中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按时完成资料收集。

5、矿政管理。配合三个整合勘查区的勘查工作,完成相关资料的上报;对探矿权、采矿权的新立严格审批;加强对现合法露天开采矿山的管理;配合上级部门完成砂石土资源开发规划编制,争取在2015年底前完成全县砂石矿山数量控制在市局规定以内。加强对临时采挖点设置管理,严格控制,严格审批。积极配合做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监管。按规定和权限完成年检或初审并上报工作。按规定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认真履行应收尽收的法定义务。督促矿山企业足额缴存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切实做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使用工作,确保保证金专款专用,配合省、市开展好矿产资源“圈而不探”、“占而不采”专项治理行动。

6、地灾防治。继续加大地质灾害隐患巡排查力度,对已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加强监管,杜绝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群死群伤事件;全面扎实开展我县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严格执行地质灾害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应急调查、灾情速报和月报、季报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业务培训,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演练,增强群众防灾意识,提高识灾辨灾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加强信访维稳,积极化解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矛盾纠纷。

7、执法监察。针对土地卫片的12宗地和矿产疑似违法图斑30个,严格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要求全部查处到位,确保我县2013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加大对全县煤矿越层越界的监管和查处力度。加强对我县五千亩以上坝区的动态巡查和监管保护。

8、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六月安全生产月”、“6.25土地日”、 “8.29测绘日”、“12.4法制日”等重要活动,加大土地、矿产、测绘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继续做好“六五”普法和依法行政工作。加大对《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第61号令)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

9、信访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信访工作不走过场。建立健全制度,进一步规范乡镇国土资源所信访文书和程序。加大信访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信访行为。继续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10、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行为,强化党员干部职工廉政教育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工作力度。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和厉行节约各项规定,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纠正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巩固整风整纪专项工作成果。加强对土地矿业权出让、行政审批、专项资金管理、土地开发整理、土地评估、测绘、招投标及项目工程建设实施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

1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县委第五督导组的指导下,总结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民主测评反馈情况,对照四面“镜子”,多种形式查找问题、开展批评,突出查摆重点,明确查摆方式,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谈心谈话,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开展好第二环节各项工作。

12认真、及时完XX县委、县政府及国土资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