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精选

失去诚信 失去灵魂:高考作文探讨考生心声

精选 2024-05-04 06:28:28

就在今年北京地区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西城区一名阅卷教师批改到这样一篇解剖“诚信”话题的作文。该生分别从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和荣誉等6个方面,通过8小节分段式诗歌,诠释出“抛弃诚信犹如丢失灵魂,只有躯壳的生命毫无意义和价值”。

在语文考试刚刚结束之际,作文命题就已得到多方面高度评价。它要求考生在阅读完一则简短寓言(其大致内容是:一个拥有“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和“荣誉”等7个行囊的年轻人在进行“有弃有取,有失有得”的重要选择时,把“诚信”放弃)之后,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既可以写作者自身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只要求内容必须在“诚信”范围之内,且不少于800字。

据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介绍,今年考生在作文的文体选择的数量上属历年之最,不仅有相当比例的诗歌、杂文、寓言呈现,更是第一次有考生以相声、小剧本等形式完成作文。

该老师说,虽然这几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正日益朝着开放性和创意性方向发展,文体也由最初的明确规定转化为如今的自行选择。然而,考生并没有明显的创新和突破,多拘泥于传统的记叙文和议论文等样式。“去年也曾出现了‘诗歌’文体,但数量也就一两篇,而且大部分内容肤浅,形式上仅限于‘顺口溜’之类,整体水平不高”。

谈到今年文体为何“百花齐放”、“争妍斗艳”,这位老师认为,主要原因是此次命题与社会热点紧密挂钩,考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好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接踵而至的一些负面效应,“诚信”早已成为新世纪最热门的话题,围绕它而进行的新闻报道、专家评述、校园活动不计其数,学生之间、虚拟空间之中关于此话题的讨论更是如火如荼。“在这种社会普遍关注的大背景之下,考生对有关内容也就耳熟能详。因此,即使是在短短的几十分钟之内,考生也会有更充裕的时间去考虑应采用什么样的文体样式进行表达,会有相当稳定的心态在所选择的文体中精心构思”。

语文教学的改进和高三教师的鼓励也是此次文体多样化的原因之一。北京西城区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室张雪莱老师有着多年的语文教学和研究经验,他告诉笔者,目前,语文教学正逐步脱离死板的“照本宣科”模式,教师不再只是“填鸭”般灌输,而是鼓励学生自主思维,自我创新,某些方面还强调学生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反常规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平时自主性显著增强,思想上也没有过多的依赖心理,这些均有助于考生临场发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答案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介绍说,在众多对“诚信”加以肯定、赞扬和称颂的文章之中,就有一名考生一反常态出新出奇,立意在所有阅卷老师意料之外。这名考生的作文题目为《不诚不信不为过》,指出在对敌过程中不能凡事讲究“诚信”,而更应讲究“策略”,方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针对部分老师、考生和家长的“求异得高分”心理,张雪莱老师指出,切忌一味地寻求文体出其不意,内容鹤立鸡群,“如果没有一定的驾驭文字的能力,没有十分充足的把握,考生千万不要一哄而上,铤而走险”。他预测,假如明年高考作文出现了更多的诗歌、相声、寓言等文体,阅卷中心就很有可能组织一个专门的评判小组,真正以诗歌、相声、寓言等的标准严格给分。(实习生 李纬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