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实用文

《孙权劝学》说课稿

实用文 2008-10-24 14:11:12
相关推荐

《孙权劝学》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孙权劝学》。

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设想、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展开说课。

第一、 说教材

本单元选取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孙权劝东吴大将吕蒙读书的故事。本文语言简洁精练,寥寥数语种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心理,人物个性鲜明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有较强的教育价值。

第二、 说教学设想

在这一节课上,我想坚持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让读贯穿课堂,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

第三、 说教学准备

为了扩大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搜集《三国演义》的人物图片,名闻轶事,课堂上展示。

第四、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并运用本文中的成语。

2、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当堂背诵。

3、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朗读体验。让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故事情节,品味人物个性。

2、 探究交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

老师对话,达到知识的互补与提高,有助于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谦虚好学,追求进步,重视阅读的精神。

第五、 说教学过程

一、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三国演义》的片首曲把学生的思绪带到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认识叱咤风云的乱世英才,辨别与本课有关的三国人物,导入本课。

二、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 个人自由读,培养学生看注释读书的习惯。

2、 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品味人物对话语气。

3、 老师示范读,让学生听清字音,听清节奏,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体验。

三、 合作交流,展示自我

首先小组分工,各司其职。我先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明确分工。每组的任务依次是:理解字词、翻译句子、复述课文、品味语言、揣摩心理、分析个性、讨论写作特点。组长再给每个人分工除以上工作外,每人讲一个跟三国有关的故事或说一个跟三国有关的成语、格言、俗语、歇后语等。

其次,探究交流,展示成果。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指点迷津。轮流展示成果时,其他组同学可随时纠正、补充,老师适时点拨。

为强调重点,加深印象,适时练习,通过投影本文重点进行梳理。

四、 分组演示,创造性阅读

在学生探究合作,老师强调的基础上,学生掌握得怎样,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每小组抽四人,一人读旁白,三人分别扮演孙权、吕蒙、鲁肃,模仿三人的地位、身份、口吻、情态、语气等进行角色朗读,可以适当带上动作。在读的过程中,可补充文中空白。如“蒙辞以军中多务”,省略了许多未说的内容。“蒙乃始就学”,如何学,本文没说,尽可让学生发挥想象;最后,吕蒙究竟谈了些什么让鲁肃大惊?这些内容尽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去补充。在补充时可用文言可用白话,也可以文白夹杂,教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五、联想链接,精神内化

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用一句名言、俗语、古诗文等进行解释。如: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开卷有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