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推荐

黄河:中华大地滋润文化之源!

推荐 2024-01-22 19:10:57
相关推荐

黄河九九八十一道弯从天上流向了大地,滋润着中华大地,伊始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国五千年最灿烂的文化就在黄河流域中形成、延绵。从上古伏羲时代黄河中跃出龙马,背负“河图”,伏羲受之而作八卦,到炎黄二帝,华夏之宗,还有大禹时洛水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大禹受之而创立包含“五行”思想的“洪范九畴”,神传文化在黄河流域中演绎着。

中华民族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随着自然规律,历史的新陈代谢,洪、旱灾难随着人们道德的下滑在增加。然而,黄河仍以它的活力塑造着中华民族的遵天循地,坚忍宽容的性格。但是,在近几十年来,黄河的厄运开始了。黄河在“人定胜天”的思想下,被一座座大坝拦腰斩断,被一座座灌溉枢纽工程抽干。黄河在枯竭、断流、死亡。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血脉被切断。华夏文化面临着走向尽头的危险。

我们试图从黄河的历史与现状来探讨和阐述黄河兴衰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意义。

黄河的使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穷极万里的诗句隐喻了黄河的由来。“何处发昆仑,连乾复浸坤。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 黄河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将中华文化洒向九州。 黄河,出青海星宿,经青、川、陇、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最后于山东垦利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为中国第二长河。

“河”字在秦汉以前是黄河的专称,在秦汉及先秦的典籍中,江、淮、河、济四水被称为四渎,而且“河”为四渎之宗。而河流称为“川”或者“水”。

人逐水而居。当黄河这一生命形成时,它就负有孕育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那时,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农牧业的发展。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利于人们挖洞聚居。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的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历史。

黄河不仅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角色。“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说的是,“龙马出于河,马身旋文具五十五数,一、六下,二、七上,三、八左,四、九右,五、十中。伏羲皇则其阴阳奇偶之数,以画卦生蓍。”

“河出图,天地有自然之象,洛出书,天地有自然之理。天地出此二物以示圣人,使百代宪章必本于此,而不可偏废者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黄河负图授中华,奠定了中华神传文化的初始。

面对如此众多的历史记载,显而易见,黄河流域的先民继承古人的智慧与文明,启始了另一期中国文化。

据史书记载,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这个部落大约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附近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并且结为联盟。中华民族就是由此产生的。

司马迁的《史记》记事始于黄帝,所有重要的文化都在黄帝时出现了。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人养蚕吐丝,制作衣裳;黄帝的大臣苍颉发明文字,不再结绳记事;羲和等人占测日月星气,容成藉以制定历法;雍父作杵臼;胲作驾牛,相土乘马;……黄帝几乎是所有文化的始祖, 于是华夏民族便自称为黄帝子孙,或者称作“炎黄子孙”。

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根”。

大禹治水是又一幕在黄河流域中神传文化的演绎。“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大禹时洛水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大禹受之而创立包含“五行”思想的“洪范九畴”。有关“河图”、“洛书”的传说记载在中国古代最早的史书《尚书》以及儒家视为经典的《易经》中。

“鲧的尸体三年不腐,用他的精魂孕育出一个新生命,这就是他的儿子禹。禹出生时,头上长一对坚利的角,形状是一条虬龙。禹迳上天庭,请求天帝准许他代父治水,以解民困。天帝不但答应了,还派了应龙等大小天神帮助他。禹一方面指挥群龙劈山开路把水引到大海里去,一方面用天帝赐给他的息壤到处填土,把人类居住的土地加高了,有的地方更耸了起来,成为四方的名山。

在他的热诚感动下,黄河之神河伯送给他一幅治水的地图——河图,大神伏羲送给他一支量度大地的工具——玉简。禹为了平息洪水,周历了九州土地,天下万国,终年在外劳碌奔波,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洪灾终于消灭了,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禹乃决江巯河,通之四渎,致之于海,大小相引,高下相授,百川顺流,各归其所。”

自从大禹治水以后,商代文化即长成于黄河下游的淇水流域,周代文化则成长于黄河中游的泾渭流域,春秋中原的百余诸候国都散落分布在黄河两岸的支流。古代黄河两岸有不少湖泊与长江相似,可以调节河流水量,而且我们祖先,很早就注意沟洫水利,所以当时黄河患少而利多。

在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陕西、甘肃、山西等西北地区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黄土高原中的汾渭地面平坦,土地肥沃,农耕历史悠久,人们生活富庶。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描述盛唐时期陕、甘地区的情景,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从公元前21 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 ,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

处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 多年。

中原大地、黄河两岸自古为“天下之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

黄河优优漾漾,潇潇洒洒、时缓时急,祥和宽厚,它滋养着一方土地,滋养着一个民族,淳朴勤俭,日臻文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幅黄河边人间真情、美伦美奂之图。古代是风光美丽、文化优雅的乐土,正如《诗经》中描绘的:“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人们的生活,优裕而有情致。

黄河流域西起昆仑山,东临渤海,北抵阴山,南达秦岭,续前期文化;源昆仑之冰雪;挟雁塞之雄阔苍劲;润漠南河套;直走陕晋,断壶口;经龙门;抵潼关;八百里秦川;一片辉煌;折身东去;气势万千;力劈太行;人门、神门、鬼门;中流砥柱;声振地宇;大浪淘沙;波澜壮阔;积平原;育文明;中原之地;璀灿文化。

黄河与众多支流、湖泊、山川、大地编织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它化日月之灵气, 载天地之厚德育化着中华民族之脉。黄河为中华文化而生,为中华文化而存。在中国文化中,黄河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黄河,连乾复浸坤

古人逐水而居,古老文明逐水而生。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沿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而成就,古印度文明顺印度河而萌生,古埃及文明随尼罗河而延展,而古中国文明随黄河而绵延。这些为世界所公认的历史上最伟大古文明,它们曾经傲视世间,辉煌灿烂,但在历史长河无情风浪的汰洗中,沉沦了,变得暗然失色,甚至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被完全抹去,今天世界的文明没有任何来自于她们的继承延续。

唯有古中国的黄河文明,一脉相承,始终是贯穿中华历史文化的一条主线。也就是,只有黄河文明,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黄河自从形成之始,以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不海不复回”的雄伟气势与“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决定了她在人类文明中无可替代的使命。

在滋润四大古文明的河流中,黄河以独有的姿态雄踞北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埃及-尼罗河,古印度-印度河都位于地理上的副热带低纬度地区,限于北纬25度到35度。地理决定了她们的形态,底格里斯两河与埃及-尼罗河只能在平坦的大地上濡流,古印度-印度河只能局限蜿蜒曲折之中。而黄河位居北方,纬度高达35-40度。

偏北的地理位置,使她能充分利用中华大地东南倾的地理态势,声震龙门,浪劈三门峡,一泻千里,向东奔流到海。

黄河像母亲接纳百川,抚育百川,汇聚千流,滋养千流。据有关统计,黄河有超过200个支流。因此,在历史上,黄河被尊为“四渎之宗”、“百水之首”。说它“东西贯九州,南北串百川”。黄河众多的支流,不仅汇合形成黄河主干的滚滚巨流,而且最先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

古代黄河流域,河湖密布,水源丰沛,森林茂密,**繁多。气温也适宜,甚至盛产竹子和水稻。历史学家和气候学家早就认识到古代黄河气候“正有似今江南地带,则古时北方气候之温和适宜,必远非今之荒凉干亢者比矣”。《尚书禹贡》说到兖州的植被状况是:“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所描述的景象很像是草甸区,其土壤因丰富的草原植被腐蚀而变黑。

《诗经》中的卫风、邶风和鄘风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等诗句。

《战国策》说,燕国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而枣栗之实足食于民。《史记》说,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楸。说明喜温热的丛竹可以沿着淇水顺利生长,其它树木也很密集。在商代卜辞所载降雨、降雪、获象、捕兕的刻辞,和殷墟发掘出的今多见于南方的竹鼠、獐、大象、圣水牛相印证。考古和文献资料都证明在殷商时期华北还有象存在。在西周时期黄河流域还有犀牛(古称犀兕)存在。

而这种局面到唐代还有所延续,至北宋代才开始急剧变化。

在今天,黄河似乎同黄色不可分,但古黄河并非如此。大概在秦汉以前,黄河的专称是“河”,并没有黄字相随。“黄河”之名也正是从汉以后见诸史书的。《论语》:“河不出图”,《春秋左氏传》:“河为崇”。《国语》:“河竭而商亡”等等。其中的“河” 均专指黄河。黄河水之浊,应该古已有之,但在古文献中,汉之前黄河并没有大量泥沙的记载。《诗经》的《魏风伐檀》一诗中就有“河水清且涟猗”的诗句。

在“绿竹猗猗”,森林茂密的时代,黄河不黄。

现代气候学研究表明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极为独特。季风系统是在气候变化起关键的作用。季风直接控制降水。中国的雨季就是由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就世界范围而言,季风主要在热带到副热带地区。黄河位于副热带以北,按世界平均范围而言,黄河流域远不在夏季风活动范围以内。然而,中国地区的夏季风奇特活跃,强度之大,范围之广,世界上绝无仅有。

随着强大的夏季风自春天以后向北推进,在四五月份的华南汛期开始,到六月份推到江淮地区而形成梅雨,然后倒七八月份推到黄河流域。与此相应,黄河流域季节分明,适合各种生命休养生息。天赋黄河厚物载德的独特条件。

强烈雨季的存在,使得有规律的季节循环往复,变得鲜明生动。同时雨季带来各种强烈的天气,常能风暴雷电相交加。雨季的正常与否,或是导致洪水灾害,或是干旱灾害。这一切无不提醒人们天在每日的生活当中天意的具体而生动的存在性,不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与假想的寄托。更使得圣哲们时时得到提醒,“天何言哉”。

从而圣人们,如老子、孔子,认识到了天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天人合一”自然就成为他们的必然认识与思想基点,从而也成为贯穿中华文化的一条主线。

然而,随着岁月的推进,天意被日益淡忘,黄河也就不时被摧残。春秋时期,圣人孔子深深感叹 “天下无道久矣”。接着自从汉朝之后,黄河清现象就很难见到了,因为这之后的“河清”已开始成为国家的祥瑞。到东汉后期黄河含沙量大大增加,汉朝中期治水名人张戎更是有:“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而到了今天,河水重浊前所未有,各种污染使黄河载物的能力日趋消失。

特别到了1972年,黄河史无前例的出现了断流,之后问题逐年恶化。过去里,黄河有5年出现断流的情况,在最严重的1997年,竟然有330天没有一滴水流到海里。黄河的生命受到了直接的威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中国人把黄河视为母亲河,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然而,黄河不只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它是中国人智慧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一、“互不连通的湖盆”的形成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大洪水的传说。圣经《创世纪》中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诺亚方舟”。上帝看到人世间充满着强暴、仇恨和嫉妒,就决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了的世界。唯有诺亚是个义人,得到了上帝的恩赐。上帝要求诺亚用歌斐木建造方舟,并把舟的规格和造法传授给诺亚。此后,诺亚一边赶造方舟,一边劝告世人悔改其行为。

诺亚在独立无援的情况下,花了整整1的时间终于造成了一只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各种飞禽走兽也一对对赶来,有条不紊地进入方舟。7天后,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顶之灾。除诺亚一家人以外,其他人都被洪水吞没了,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低于水面7米。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

在世界许多其它地方和民族中也流传着一些大洪水的故事。比如,秘鲁印第安人的传说中,也有大神巴里卡卡引来了风暴和洪水的传说。巴比伦人的神话说,贝尔神恼怒世人,决定发洪水毁灭人类。玛雅圣书记载:“这是毁灭性的大破坏……一场大洪灾……人们都淹死在从天而降的黏糊糊的大雨中。”

在中国不仅传说着关于大洪水的故事,而且还有许多记载。如《淮南子览冥训》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蛐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洪兴注曰:“凡洪水渊薮自三百仞以上。” 《尚书尧典》记载说:“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

” 《楚辞天问》曰:“洪泉极深,何以填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孟子滕文公》记载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等等。

这些传说和记载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生过大洪水,而洪水发生之前都会下大雨的,能够引起滔天洪水的大雨,可以是凹凸不平的地面形成很多湖盆。其实,不只是100万年以前可能形成过湖盆,四千多年前的尧时代也可能形成过很多湖盆。因为鲧和禹治水至少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洪水,足以形成河流和湖泊。

二、大禹治水连通湖盆

大洪水可以使河道自然改变。但是黄河的改道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人工的因素。四千多年前洪水泛滥时,人们就采取各种方法治理那些湖盆和河流等。在中国就有一个人人皆知的传说-“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事迹,在古代典籍中都可见到。相传四千多年前在尧时代,华夏大地洪水成灾。尧召集天下部落首领共商治水之策, 大家推举鲧负责治水事务。鲧用筑坝拦洪的办法治理了九年,结果坝溃水溢,以失败告终。舜代尧管理天下后,让鲧的儿子禹掌管水利,继续治水。禹吸取了父辈的教训,改用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最终平息了水患。

他用天帝所赐的“息壤”填水造山,会群神于会稽塑山,杀防风氏,逐共工,得伏羲和瑶姬之助治理水患,并能降伏水怪,化黄熊通轩辕山……。

九州大地上的主要河流,几乎都留有大禹疏浚的痕迹。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很可能把那些经常泛滥的湖盆打开,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了水道。据说“三门峡”就是大禹用神斧劈出“人门”、“神门”、“鬼门”而成的。

既然“三门峡”是大禹劈出来的,那么黄河既有自然形成的部分,也有人工开凿而成的部分,那么它就不只是一条河,也是一个文化遗产。就象长城一样,它不只是一个城墙,也是一个文化遗产。黄河和长城的相似之处在于,长城是在原有的高山之颠建造了那么几丈高的“城墙”,黄河是在原有的河流和湖泊之间凿开了那么几个“峡”。黄河和长城的不同之处在于,长城是“建造”的,黄河是“凿开”的。

49年之后,在“三门峡”建立了一座高一百多米,长七百多米的大坝,说是为了综合利用黄河的水资源。其实,“三门峡”大坝是对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的破坏。这种破坏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对黄河的直接破坏。“三门峡”是古人凿开的文化遗产,所以把“三门峡”堵起来就是对它的破坏。二是对黄河流域文化的破坏。在“三门峡”建坝后,其上游包括八百里秦川在内,许许多多文化发祥地和珍贵的文化古迹都被毁掉了。

人水善处同归大道

在百万年的生命中,黄河滋养着伟大的中华民族,奠定着中华神传文化。没有黄河就没有中华民族。随着人类历史的走向,道德的下滑,近千年来自然灾害由少增多,由疏变密。中国水系的变动牵引着一代代王朝的兴衰。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性善,利益万物而不争。 据《史记河渠书》载:“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一渠以引其河。

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刘鹗在他的《山东治河续说》中说:“而治黄本之何也? 凡天下之大川经渎,皆不可以人力治之,故禹贡导漾、导江、导沇、导淮、导渭、导洛,皆以一导字贯之。”

从鲧到禹,治水的成败,告诫人们:河有其性,有其形,有其道。水同于道而利万物,人须知其性而善待之。

历史上记载的贾让治河论是中国先人对天地万物同出于自然的见解。据《汉书沟洫志》载:绥和二年九月,贾让应诏上书,提出了治河的三种方法:

……“如出数年治河之费,以业所徙之民,遵古圣之法,定山川之位,使神人各处其所,而不相奸。且以大汉方制万里,岂其与水争咫尺之地哉?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上策。”

……“今濒河堤吏卒郡数千人,伐买薪石之费岁数千万,足以通渠成水门;又民利其溉灌,相率治渠,虽劳不罢。民田适治,河堤亦成,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

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此最下策也。

贾让的上策提出,“遵古圣之法,定山川之位,使神人各处其所,而不相奸。”使河有河道,人有人道,和谐相处,“河定民安,千载无患”。

这一上策没被朝廷采纳。随着历史的走向,中策和下策渐渐成为人们多采用的办法。修渠引水灌溉农地筑堤防范为历代人们的主要活动。

在历代与黄河相处中,值得一提的是,王景与黄河。在近一千年的时间里人河相处平安。

王景“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沈深多伎艺”(《后汉书王景传》)他特别“能理水”,汉明帝时,浚仪渠(今河南开封一带)年久失修,常常发生水灾,一个叫王吴的官员向明帝推荐王景参加这项工程。王景提出用“墕流法”整修浚仪渠。“墕流法”就是根据地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把堵塞了的地方打通,使积水能够畅快地流过。

浚仪渠修好之后,永平十二年(69年),汉明帝召见王景,把治黄河、修汴渠的事交给了他,并把古代流传下来的《山海经》、《河渠书》、《禹贡田》等珍贵的史籍赏赐给王景。

据《后汉书王景传》记载,这-年夏天,“逐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遗漏之患。”

从以上记载看,这次主要有疏浚河道、修建堤防和建立水门等。“筑堤自荥阳东至干乘海口千余里”是修建堤防;“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是疏浚河道;“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则是在长堤设立水门,以控制水量。并顺着自然地势而采取一条下游远比西汉大河为径直的、距海最近的行洪路线。

由于河流比降大,水流挟沙能力强,再加上他建立水门和整修河道的成功,使黄河800年间未曾改道,水灾也减少了。

历史评价:“王景治河,千年无恙”。古人承天顺地,在千余年与黄河的相处中,有取益之意却不曾有伤害之心。人水善处同归大道。

小标题:黄河滋润着中华大地 伊始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8)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1-22 19:27白言小梦[香港网友]IP:736111954
    黄河就像一条纽带,将中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顶5踩0
  2. 2024-01-22 19:25记得笑AyoM[河南省网友]IP:738111028
    黄河是中国文化多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它。
    顶10踩0
  3. 2024-01-22 19:23千丝[北京市网友]IP:3407956435
    黄河给中华大地带来了丰饶和希望,让我们心怀感激。
    顶9踩0
  4. 2024-01-22 19:21恒温•﹏•[浙江省网友]IP:1728955472
    黄河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索。
    顶0踩0
  5. 2024-01-22 19:19Εζのɡаńτ féηɡ[广西网友]IP:3407769573
    @静海:梦稀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也见证了我们的坚韧和智慧。
    顶3踩0
  6. 2024-01-22 19:17静海:梦稀[贵州省网友]IP:1744812792
    黄河的浩荡气势让人肃然起敬,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顶2踩0
  7. 2024-01-22 19:15芫星辰[北京市网友]IP:71322100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淌着我们的血脉和情感。
    顶10踩0
  8. 2024-01-22 19:13曾经向天空[吉林省网友]IP:1728503078
    黄河的水永远都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源泉!
    顶0踩0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