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名著阅读 >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思想方法与典型例题

兰亭集序 2018-09-06 10:23:30
相关推荐

1、将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补出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

答:_____________

⑵晤言一室之内

答:_____________

分析:

此题考查省略句的用法。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文言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省略主语:

如:()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于人。”(《孟子》二章)两个曰前分别省略了“孟子”和“齐宣王”,是对话中省略人称。

②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

例: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史朝夕”后省略了谓语动词“伺”“候”之类,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出,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③省略宾语:

例: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后省略了“之”,代孙权。

④省略介词后面的宾语:

例:权以()示群下。(《赤壁之战》)“以”后省略了“之”,代曹操的书信。

⑤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石钟山记》)在翻译文言句子时,句中一些省略的成分,有时需补出。

本题第⑴句省略了宾语,第⑵省略了介词“于”。

解答:

⑴句补出省略成分后应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⑵句则为“晤言(于)一室之内”。

2、“所?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砍一常阋约犹椋趴衫忠?rdquo;中的“所以”与“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中的“所以”意义是否一致?为什么?

分析:

题考查“所以”一词的用法。“所以”在文言文中是最常见的固定格式之一,“所以”加动词或动词短语,组成名词性短语,用来表示原因、凭借、方法等,可译为“……的原因(的依据、的办法)”或“用来……的”。本题前者表凭借,后者表原因。

解答:

两个“所以”的意义不一致。前者表凭借,可译为“以此”“用来”;后者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