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文学体裁 > 散文

理解天下父母心散文

散文 2015-04-17 17:47:33
相关推荐

我童年的生活是在艰苦中度过的。那时父母操持着九口之家,虽然没到饥寒交迫的程度,但也免强度日。现在想想,被养育着的人都感到生活的无比艰辛,而养育着别人人该是怎样的艰难啊。

二十多年,我带着这份感受和父母的养育之情,在外面不停地拼搏,总盼着飞黄腾达的那一天给父母一份回报。

2006年,也就是我在公司工作了9个年头的秋天,公司总经理得知我此生还有一个愿望还没能实现,便给了我一笔足够后半生生活的资金,让我专心写作,怕我荒芜了人生大好年华。

有了钱,妻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拆除故乡那座老屋建一所小楼,说先让父母住着,等他们百年之后,我俩好在这儿安度晚年。我当然支持妻子这个构想,尽了孝心,晚年也有了着落,真是一举两得。我按耐不住妻子这份孝心,马上把这一想法第一时间告诉了父母,目的是想让父母尽早得到一份宽慰。

但没想到的是,母亲得知这一消息,不但没有一丝惊喜,反而还大病一场,病未全癒便从千里之外弟弟家风尘仆仆地赶回故乡。

那天,我见到母亲的时候,天已接近黄昏,夕阳把最后一抹嫣红,从断壁凹口射进荒芜的院子,映在母亲苍苍的白发上,让我深感岁月的无情。再看看多年在风雨中飘摇过后的老屋,心中一阵阵酸楚。我搀着母亲在院子里徘徊着,设想着马上要筑起的高楼,就好象那座高楼就矗立在我面前一样,欣喜不已。而母亲嗟叹了一阵,自言自语,也象在对我历数昔日的苍桑。

是啊,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那时,奶奶还在人世,父母靠一双勤劳的双手养育着这个九口之家,是何等的不易啊。正如母亲常常说的:我们兄妹六人象嗷嗷待哺的雏燕,是父母一口一口把我们哺育大的。生活的艰难,我没看到母亲流一滴泪,可以想象母亲是一位多么坚强的女性啊。

父母天天盼望着我们早日长大,好摆脱这种贫困的生活。可如今,我们都长大了,却又象展翅的燕子飞向了遥远的地方。水天相隔,多少年都不容易见上一面……

此情此景,母亲一定是在回忆着过往,我可以想象得出她内心是何等的凄凉,我分明看见母亲那一行热泪,已从昏花的双眸中簌簌而下。这是我有生以来看见母亲最悲痛的一幕,而我这一次短暂的搀扶着她,好象也是我此生到现在为止尽的唯一的一次孝心。秋风刮得正紧,院子里那株白杨树枯黄的叶子还在纷纷地飘舞着。

夕阳、老屋、母亲的白发和枯黄的落叶,一幅垂老的画面,千载难逢的一次凄凉的组合,在这荒凉的小院上演。直至现在,这悲凉一幕也未能让我忘掉。

我记得清清楚楚,母亲那天一边慢慢踱着步,一边抚摸着斑驳的老墙,回忆着逝去的一切。是眷恋是辛酸,眷恋和辛酸的资味究竟怎样的,我真难以说清。

“这是我和你父亲一点垒起来的。”母亲还是自言自语。此刻,我想母亲一定想到了和父亲辛劳的一幕幕,还有那座老屋,是她们一生最伟大的杰作。她们把汗水洒满了这座院子,如今要毁于一旦,母亲那种留恋之情可想而知。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和妻子的想法尽管是好心、尽管是善意,但却伤了老人的心。

我迟疑了,象小时候做错了事一样,心神不宁。原本稳稳地搀扶着母亲的那双手,现在有些微微地擅抖了……

我不再提拆房子的事了。

平静了一会儿,母亲对我说:那些年的苦日子都过来了,现在生活都好了,我很知足,住什么并不重要,就是留恋过去和你们在一起时的日子,看见这老屋,看见这院子,心就舒服。没了这些,我总感觉以前那些时光也都失去了。

我听出了母亲的弦外之音。

那些年,母亲常说儿子就是比女儿心粗,我就是听不进去,现在才知道,对老人精神上给予的太少。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她们需要陪护;需要一家人在一起那种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生活;需要说说从前那些过往;需要精神上的安慰。

天色暗了下来,院子里的景物已经模糊,秋风在树上咆哮了一阵,又吹落几片枯叶,象我和母亲各自的心事,在夜色中纷纷地飘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