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现代作家 > 徐志摩

关于徐志摩的作文

徐志摩 2007-04-21 15:08:44
相关推荐

导语:徐志摩是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他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非常的深远,也成为提供许多的创作素材。那么,关于诗人徐志摩的作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诗人徐志摩的作文,欢迎阅读!

关于徐志摩的作文篇一:

我与徐志摩的文章

那天,我把写好的一篇关于自驾游的文章交给他,让他帮我审评。他是我的棋友兼同事,爱好阅读。我是一个工作和文学都没有建树的平凡之人,既没升职加薪也没发表过文章,我爱好文学却已恐惧无数次的退稿和令人心碎的石沉大海,这次我灵感迸发写成的四千字文章想让人帮提点修改下。

他一脸愕然,短暂的停顿后他认真地读起这篇毫无名气的作者写的文章。我略显潦草的字使他读得不顺利,我假装若无其事地看书,以掩盖我过于重视别人对这篇我认真修改过的文章的评价。终于,他把最后一页读完,我抬起头期待着。虽然我希望有好的结果,但我更愿意听一个真实的回答,我不想自欺欺人。

他说:"我以为写一个鬼故事,最后知道是旅游发生的悲剧,你经历的吗?"

我说:"是的。"

他说:"文章标题不对内容,牛头不答马嘴,读起来不畅顺,表达不清楚,某些用词不准确,例如`我望着河水中那宫殿一般辉煌的烛光`,辉煌不贴切。前面的说明太多,中心思想不突出,段落之间莫名其妙,第三段开头加上`直至现在`意思会明白一些——"

我顿时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这篇自我感觉颇佳的文章在他人读来竟如此糟糕,这种打击就如一个一心想成为工匠能手的学徒用心创作的作品被人扔进炉子烧掉一样。我了解同事的为人,他不会为了给我面子故意赞扬一番,也不会嫉妒我而故意挑剔一番,他完全是出自真心的评价,这刚好是我最希望得到的。我保持平静的外表耐心听着他极为细致的评论,并不停点头或"哦"一声,尽量谦虚且不打断他。讲完后他把五页的稿件还给我,犹如交给我一把戮心的利剑。难道我多年的文笔.用词习惯犯了严重的错误?这就是一直被退稿的原因?我不相信我会低能到这种地步,毕竟在校时我多次得到作文比赛的奖项和文科老师的表扬,同事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不是下最终判决的裁判。我不服输。突然,我有了一个好主意。

我飞快地写好另一篇短文,在他热情未减之前交给他。

我说:"你的意见对于我很宝贵,你再帮我看一篇吧。"

他感受到莫大的尊重,他点燃一支烟,从刚躺下的木板床坐了起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读了起来。烟雾笼罩了他的脸,他很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改试卷。

我一如刚才平静地等待着。这次等待的时间短暂得多,并非同事草率而是文章篇幅实在太短。

他说:"把猫比喻成一个诗人,有点意思。"

我心一惊,眼睛注视着他。他继续说:"不过主题还是不突出,既然把猫比喻成诗人,应当把那些写猫动作的词句删去,增加一些猫的诗人一般的联想。段落意思读的不明白,用词不妥当。例如"一只美丽而健壮的猫",健壮改成可爱较好些。一些形容词修饰过多而使句子模糊不清,那两句“决不在想早上的一碟奶”“或是暗房里的耗子”,可以不要,如果想象猫走近炉火,又退回暗房一角,通过猫一进一退,通过室内的温暖与房外的寒冷的对比,会更突出猫诗人一般的气质-----"

文章虽短但评价比上一篇更为详尽,我时时点头直至他的发言确已完毕,才礼貌地问:"还有要修改的地方吗?"

他说:"我想的是这么多,文章还给你。"

我说:"请慢,你看看这篇文章。"我递给他<读者>杂志。

他看了看,不禁愣住了。他再看看我的"手稿",有点不知所措。

我手抄的是徐志摩的<一个诗人>。

我主动为他解围,说:"名家作品不一定是好,我觉得你的意见非常好,这样换个角度来审视文章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沉默了一会,说:"我是这样看的,不管它是谁写。也许我不习惯读散文,我喜爱环环相扣的故事小说。"他沉思着把手稿还给我,那肥厚的手掌有一点震颤。

我心里想,若徐志摩知道一个读者对他的文章评价得一无是处,他会怎样想呢?当然,任何事物都不能得到所有人的喜爱,有褒有贬是很平常的事。此刻,徐志摩和我一起被批,我的内心获得了一种平衡,同时我知道,并非有名家和我一样的“待遇”我的文章水平就提高了,客观上我文章的缺点依然存在。

但我告诫自己,不论一些人如何看自己,如何否决自己,我们都要相信自己。

自己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是人生的重心,是整座心灵大厦的基石,一旦失去了它而人云亦云,而否定自己,讨厌自己,那么人生就颓废了,灵魂就枯萎了。

导语:徐志摩是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他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非常的深远,也成为提供许多的创作素材。那么,关于诗人徐志摩的作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诗人徐志摩的作文,欢迎阅读!

关于徐志摩的作文篇一:

我与徐志摩的文章

那天,我把写好的一篇关于自驾游的文章交给他,让他帮我审评。他是我的棋友兼同事,爱好阅读。我是一个工作和文学都没有建树的平凡之人,既没升职加薪也没发表过文章,我爱好文学却已恐惧无数次的退稿和令人心碎的石沉大海,这次我灵感迸发写成的四千字文章想让人帮提点修改下。

他一脸愕然,短暂的停顿后他认真地读起这篇毫无名气的作者写的文章。我略显潦草的字使他读得不顺利,我假装若无其事地看书,以掩盖我过于重视别人对这篇我认真修改过的文章的评价。终于,他把最后一页读完,我抬起头期待着。虽然我希望有好的结果,但我更愿意听一个真实的回答,我不想自欺欺人。

他说:"我以为写一个鬼故事,最后知道是旅游发生的悲剧,你经历的吗?"

我说:"是的。"

他说:"文章标题不对内容,牛头不答马嘴,读起来不畅顺,表达不清楚,某些用词不准确,例如`我望着河水中那宫殿一般辉煌的烛光`,辉煌不贴切。前面的说明太多,中心思想不突出,段落之间莫名其妙,第三段开头加上`直至现在`意思会明白一些——"

我顿时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这篇自我感觉颇佳的文章在他人读来竟如此糟糕,这种打击就如一个一心想成为工匠能手的学徒用心创作的作品被人扔进炉子烧掉一样。我了解同事的为人,他不会为了给我面子故意赞扬一番,也不会嫉妒我而故意挑剔一番,他完全是出自真心的评价,这刚好是我最希望得到的。我保持平静的外表耐心听着他极为细致的评论,并不停点头或"哦"一声,尽量谦虚且不打断他。讲完后他把五页的稿件还给我,犹如交给我一把戮心的利剑。难道我多年的文笔.用词习惯犯了严重的错误?这就是一直被退稿的原因?我不相信我会低能到这种地步,毕竟在校时我多次得到作文比赛的奖项和文科老师的表扬,同事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不是下最终判决的裁判。我不服输。突然,我有了一个好主意。

我飞快地写好另一篇短文,在他热情未减之前交给他。

我说:"你的意见对于我很宝贵,你再帮我看一篇吧。"

他感受到莫大的尊重,他点燃一支烟,从刚躺下的木板床坐了起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读了起来。烟雾笼罩了他的脸,他很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改试卷。

我一如刚才平静地等待着。这次等待的时间短暂得多,并非同事草率而是文章篇幅实在太短。

他说:"把猫比喻成一个诗人,有点意思。"

我心一惊,眼睛注视着他。他继续说:"不过主题还是不突出,既然把猫比喻成诗人,应当把那些写猫动作的词句删去,增加一些猫的诗人一般的联想。段落意思读的不明白,用词不妥当。例如"一只美丽而健壮的猫",健壮改成可爱较好些。一些形容词修饰过多而使句子模糊不清,那两句“决不在想早上的一碟奶”“或是暗房里的耗子”,可以不要,如果想象猫走近炉火,又退回暗房一角,通过猫一进一退,通过室内的温暖与房外的寒冷的对比,会更突出猫诗人一般的气质-----"

文章虽短但评价比上一篇更为详尽,我时时点头直至他的发言确已完毕,才礼貌地问:"还有要修改的地方吗?"

他说:"我想的是这么多,文章还给你。"

我说:"请慢,你看看这篇文章。"我递给他<读者>杂志。

他看了看,不禁愣住了。他再看看我的"手稿",有点不知所措。

我手抄的是徐志摩的<一个诗人>。

我主动为他解围,说:"名家作品不一定是好,我觉得你的意见非常好,这样换个角度来审视文章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沉默了一会,说:"我是这样看的,不管它是谁写。也许我不习惯读散文,我喜爱环环相扣的故事小说。"他沉思着把手稿还给我,那肥厚的手掌有一点震颤。

我心里想,若徐志摩知道一个读者对他的文章评价得一无是处,他会怎样想呢?当然,任何事物都不能得到所有人的喜爱,有褒有贬是很平常的事。此刻,徐志摩和我一起被批,我的内心获得了一种平衡,同时我知道,并非有名家和我一样的“待遇”我的文章水平就提高了,客观上我文章的缺点依然存在。

但我告诫自己,不论一些人如何看自己,如何否决自己,我们都要相信自己。

自己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是人生的重心,是整座心灵大厦的基石,一旦失去了它而人云亦云,而否定自己,讨厌自己,那么人生就颓废了,灵魂就枯萎了。

关于徐志摩的作文篇二:

追掉徐志摩

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徐志摩这回真走了!可不是悄悄地走。在哪淋漓的大雨中,猛烈的震动,三百匹马力的飞机碰在一座终古不动的大山上,我们的朋友额上受到了致命的创伤。半空中起了一团火,如同天上的陨石似的,只掉下去。徐志摩和俩个朋友就死在烈焰中!

如此可爱的人竟会死的那么惨。但几天后的精神震撼过去后,仔细回想。这样的死法也许是志摩最配的。我们不相信志摩会悄悄地走,也不相信他会死的如此平凡,死在大雨淋漓的空中,死在烟雾笼罩之中,死在大火焚烧之中,那撞不到的山头冷眼旁观。就算是新时代的人,自己挑一种死法,也跳不出如此合适,更悲壮的了。

志摩走后,世界不知被带走多少云彩。而他也是一片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丽的花样,永远是可爱。他常说: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个方向吹——

我们又有谁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呢?可是狂风过后,我们才感觉到天上少了一片最可爱的云彩,被狂风卷走了,永远回不来了。

常常有人谈起徐志摩,常常有人痛苦,在别处痛苦他的,一定还不少。叶公超先生说:他对任何人,任何事,没有绝对的怨恨至于无意中都没有表现出憎嫉的神气。陈伯通先生说:尤其朋友里缺不了他。他是我们的连锁,他是粘着性的。他才是和事佬,他有无穷的同情,他总是朋友间的“连锁”他从没有疑心,他从没有妒忌,使这些多愁多疑的人十分惭愧,又十分羡慕。

他的一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他的上帝。

我攀登了万仞的高冈,

荆棘扎烂了我的衣服,

我想飘渺的云天外望——

上帝,我望不见你——

……

我在道旁见一个小孩,

活泼,秀丽,褴褛的衣衫,

他叫声“妈”,眼里亮着爱——

——上帝,他眼里有你——

《他眼里有你》

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字序》中说他的心境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们想着这三个条件能够合成在一个人生里。他的一生历史只是他最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历史。

他的离婚和他的第二次结婚是社会上严厉批评的俩件事。现在徐志摩的棺已盖了,而社会舆论还没有结束。但我知道这俩件事情,这俩件事可以代表徐志摩对单纯信仰的追求。这俩件事在别人看来,是乎不曾实现徐志摩的理想生活。但到了今天,我们还忍心用成败来评价他吗?

我忍不住我的历史癖,今天我要用一些神圣的材料来说明徐志摩决心离婚时的心理状况。明国十一年三月,他正式向他的夫人提出离婚,他告诉她,他们不应该继续那没有自由,没有爱的婚姻生活了,他提议“自由之尝还自由”他认定为“彼此从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真生命必自奋斗求的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求的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求的来!……

他觉得没有爱的家庭能摧毁人格,所以他下决心,要以自由还自由。从自由求的他的真生命,真幸福,真恋爱。

后来他回国,婚事里了。而家庭和社会都不能原谅他。奇怪的是,他与离了婚的夫人通信更密切,感情更好。社会上的人更不明白了。徐志摩是梁任公先生最爱户的学生,梁任公曾写一封很长的信去劝他。信里,提到俩点:其一,玩不容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的与否……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滋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之人,其幻想起落,而得满足得宁贴也极难……呜呼志摩,可无惧也!可无惧也!

任公一眼看透了徐志摩行为是追求一种梦想神圣境界,他料到他必要失败,又怕他少年受不起磨难,就会死,就会堕落。所以他以老师的资格警告他“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

这种反理想主义是徐志摩所不能接受的,他答复任公的信,第一不承认他把他人的痛苦来换自己的快乐。他也承认恋爱是可遇不可求,但他不能不去追求。徐志摩对任公说:“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俗,流入卑污,其几乎微以!”

这三封不曾发表的信,因为这三封信能够表达那个单纯的,理想主义的徐志摩。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他深信这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求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育出来的。——我们如果从这个观点来观察徐志摩的一生,他这十年中的一切行为就可以了解了。我们还可以说只能从这个观点才可以了解徐志摩的行为;我们必须认清他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才能认识真正的徐志摩。

志摩最近几年的生活,他承认是失败的。他有一首生活》的诗,诗暗惨的可怕。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知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内脏里争扎,

头顶不见一线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十九年五月二十九日)

他的失败是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的失败。他的追求是我们惭愧,因为我们信心太小,从不敢梦想他的梦想。他的失败,也应该使我们对他表示深厚的恭敬,同情,因为偌大的世界里,只有他有这信心,冒着绝大的危险,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无限的安逸,牺牲了亲人的友谊和人间的名誉去追求,去实验一个梦幻之——圣神境界。而终于避免不了失败,也不是他一人的失败。正如易卜生的诗剧Brand里的那个理想主义者,抱着他的理想,在人间处处碰钉子,碰得焦头烂额,失败而死。

而我们的徐志摩,在恐怖的压迫下,从不说一声投降。几年的磨难,挫折使他更加的成熟,更加的可爱。

谁都想不到,在这个最有希望的时代,他竟然丢下我们走了!他的《猛虎集》里有一首咏黄鹂的诗,现在重读了,好想他在描写他自己的死,和我们对他的死的悲哀:

等候她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他。

打他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作一彩雾;

飞来了,不见了,没了!!

像春光,火焰,像热情。

志摩这可爱的人,化作春光,火焰,一腔热血。现在难道都完了!?

绝不——绝不——志摩最爱他自己的一首小诗,题目叫做“偶然”,在那个可爱的孩子阿明临死前,那个瞎子弹着三弦,唱着这首诗: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光芒!

朋友们,志摩是走了,但他投的影子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放的光芒会永远留在人间,它不曾白来一世。我们有了他做朋友,也可以安慰自己不曾白来一世。我们忘不了和我们在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关于徐志摩的作文篇三:

您是人间四月天

爱过了就无悔无怨,我崇拜徐志摩老爷爷,如果许我个徐志摩,我愿爱他一辈子不分不离。“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知,我幸。不得,我命。”就这一理念,舍之,弃之。不断寻找自己的灵魂伴侣,最终在康桥,他找到了,他的灵魂伴侣———林微因,一代才女知书达理,他们,你情我爱,真心相爱,疯狂的恋爱着……徐志摩有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婚姻,媳妇张幼仪对他忠心耿耿,在他离开的期间,精心照料家里,病重的婆婆,幼小的孩子,左等右等等来的是徐志摩跟她离婚的消息。张幼仪令我佩服的是,她没有死粘乱缠,而是决然放手,放开徐志摩让他追求自己的真爱。我不知道这个女人所承受的苦有多少,也不知道这个女人所哭得泪有多少,一个伟大朴实的农村妇女,她所做到的是多少现代妇女所做不到的。离婚后她依然忠心耿耿的照料婆婆,孩子。与徐志摩成为无话可说的朋友,知音。

离婚后的徐志摩与林微因的爱情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顺利,林微因的知书达理使很多男子青昧,金岳霖承若非她终身不娶。父母安排的夫君梁思成,是父母亲戚认准的好男人。林微因是父母眼中绝好的女儿,她不会反抗,即使很爱徐志摩,但她还是遵循父母之意和金岳霖结婚。放下总比爱上难很多,没有办法,他可以为林微因写很多诗,可以为林微因每天写一篇日记,即使她可能看不到,但他不可以强求,因为只要林微因幸福,他就无所牵挂。因为爱,他懂得放弃。于是徐志摩伤痕累累的离开康桥,离开了他的灵魂伴侣,离开了所有的错误……踏上了继续寻找灵魂伴侣的旅程。

还好有个志同道合的陆小曼,同样的敢爱敢恨,同样的敢为爱情抛弃一切,才是徐志摩不那么沮丧,或许就是她的出现,才使徐志摩的人生没有遗憾,才使徐志摩的爱情之路得以完美,才使徐志摩的梦想最终实现……

我爱徐志摩,或许是与生俱来的触感吧!高一时,当我在睡梦中醒来,模模糊糊的听到语文老师在讲徐志摩的故事,就是因为那时没有错过,才使我如此深爱,如果许我一个徐志摩,我愿意一辈子靠在他怀里,不离不弃。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写出像徐志摩那样感人肺腑的诗,可是我做不到。因为我不知道我的徐志摩在哪,何时出现……

每一天的奇思妙想都在等一个瞬间,一个擦肩而过,一个回眸一笑,一个转头,一个眨眼的瞬间,那个瞬间找到我真正的灵魂伴侣,不分不离不弃的日子,陪伴你的是真正爱你的,永远有多远,永远就是不管哪一天离开,你身边陪你的都是爱你的,愿意和你一起浪迹天涯的那一位。何时起,我喜欢做公交车,喜欢给别人让座,希望让座的那一瞬间,命中注定的那个能出现。左右寻找,只是等下个爱我的人的出现。

当血液在左心房流到右心房的循环中,是那么的安静,安静到可以听到主动脉的跳动,现在我懂得药物的作用大到我都有想不到的疑惑,对啊,或许我不该吃什么促眠,镇定的药,看什么鬼片。搞得自己成天神经兮兮,在等不到你电话的夜,举起又放下电话,最终通了,只不过对方正在游戏中疯狂,“忙着呢,挂了”。心好乱好慌,现在我衰老中,我的手成了老太太的手,呵呵,现在我明白药物不能乱使用,但一切晚了。没有办法的事是,我貌似真爱上你了,离不开你了,所以才会那么傻,如此荒唐,可是,你似乎永远不会在乎我,不会爱上我,也不是我要找的那个,呵呵,也不是那个徐志摩。

一直以来,都是自己自作多情,或许,你在人家心中只是傻子,有一种人,很聪明,总是耍别人,以免自己受伤,还有一种人他很傻,总是怕别人受伤,让别人耍自己。或许,一直以来我就是那个傻子。傻到爱你都在回避,傻到想你都在隐瞒。傻到明明清楚是玩你,还在纠缠。这种人就是害自己害到伤不痛。注定要受伤。伤到死!

徐志摩,你是人间四月天,有你人间就永远有光明,有你人生就不在那么乏味,寻找灵魂伴侣中……总会出现那么多不称心不如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