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现代作家 > 余秋雨

“余秋雨现象”折射出当代中国某种深刻悲哀

余秋雨 2020-04-21 20:57:00
相关推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显现繁盛的局面。这一时期,余秋雨凭借一本《文化苦旅》闯入散文领域,为人们追捧,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是当“苦旅”正盛的时候,学术界突然对余产生了质疑,并兴起了一阵“批余风”,对余秋雨散文创作的思想和艺术等各方面产生了质疑,对他的作品和人格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和议论,这就是名噪一时的“余秋雨现象”。

“余秋雨现象”折射出当代中国某种深刻悲哀

若干年前,余秋雨是我顶礼膜拜的作家。《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这两本书我读了好几遍,很多处作了密密麻麻的批记。一个文化人对于文化深入骨髓的热爱、呵护和咏叹,对文明被蹂躏成碎片撕心裂肺的痛惜,在他的文章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我的印象中,他就像文中那个默默地捡垃圾,没有抱怨意识也没有表演意识的孩子。“已经碎了,不怕再碎,但求碎得问心无愧。”那份悲壮与执着,使他成为我心中精卫填海般的文化英雄。

后来,余秋雨的书我几乎都买,像《行者无疆》、《霜冷长河》等等。但是,慢慢地我看得越来越少,翻翻就摆在书架上,那种沉重得透不过气的感觉逐渐淡了。是“一地鸡毛”的琐碎让我变得越来越平庸麻木了?我有些惘然。

再后来我也写点散文了,由于天资愚鲁,也由于我老是思考一些文化尊严之类的问题,写得很累也很慢。我当然没想过要学习余秋雨那种风格,那不是一般人能效仿的,但又欲罢不能,“中毒”太深矣。其间又读了一些谈论散文的文章,似有所悟。比如王安忆认为,散文“含有着重大的秘密,假如能轻易表白的,必定不会是连心连肉,只是些皮毛。因此,对于真正的散文来说,‘为什么要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舒婷在散文《露珠里的诗想》里也写到,“散文流的是血,小说流的是汗,电视剧流的是口水。”所以,一个作家很难接二连三写出好散文,哪有那么多重大秘密和连心连肉的东西?而余秋雨后来的文章,写得越来越轻松洒脱,没有《文化苦旅》那样投入。或许,我的漠然亦有几分道理。

但余秋雨毕竟是如日中天的文化名人,有人不无夸张地说,看报纸就可以排出他的活动日程表,所以总有关于他的报道跳进我的眼球。记不清从何时开始,他被从神坛上拉了下来,有人说他“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有人义正辞严地要求庭外“审判余秋雨”,也有人皓首穷经,引经据典,“石破天惊逗秋雨”,指出余文中百余个典故方面的毛病,极尽揶揄挖苦之能事。还有炒得沸沸扬扬的“二余之争”的另一个主角余杰,指责他是“文革余孽”,质问他“为什么不忏悔?”至于网上盛传的“余秋雨以自杀威胁《南方周末》不要发表揭露其文革历史真相的文章”事件,双方各执一词,更是扑朔迷离,令人莫衷一是。

我也对所谓的“余秋雨现象”进行过认真的思考。我不清楚余杰等人对余秋雨的指责基于怎样的事实和出发点,不敢妄言,但若论爱惜羽毛的余秋雨缺乏忏悔意识,正襟危坐,俨然高大全的光辉形象,想来没有冤枉他。在我看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余秋雨今天点评歌手大奖赛,明天为肚子里没几滴墨水的节目主持人出书捧场,为构建精神文明的大厦事无巨细呕心沥血,却失语于对当下深刻的审视和批判。如此圆滑世故,遑论达到鲁迅那种“把自己烧在里面”的境界?当然,一个作家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写什么和怎么写,那是他的自由。但过于人情练达,过于聪明和自我感觉良好,影响和阻碍了他更上一层楼。对于余秋雨这样的名家来说,在禀赋阅历和文化积累俱备的情况下,剩下的就是拼人格了,这应该不算苛求。

但另一方面,我又同情、理解余秋雨,也体谅他的某些无奈和难言之隐。读《苏东坡突围》、《嫉妒》、《小人》,其间蕴涵着余秋雨深深的慨叹。他在借古人的酒杯,浇胸中之块垒。可以想见,在一种缺乏游戏规则的文化氛围里,像他这样如日中天的名人,要经受多少风刀霜剑。读一些批判余秋雨的文章,里面隐藏的某种阴暗心理,让人像吃了苍蝇一般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有勇气无情地解剖自己,让人看出“皮袍下的小”来?只怕口水就要淹死他。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鲁迅也说,他没敢说出全部的真话,因为他还要在这社会中居住,他不敢真的被这社会和伦常所开除。何况世事洞明的余秋雨?

严肃的批评与别有用心的辱骂搅成一锅粥,让人欲说还休的“余秋雨现象”,折射出当代中国某种深刻的悲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显现繁盛的局面。这一时期,余秋雨凭借一本《文化苦旅》闯入散文领域,为人们追捧,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是当“苦旅”正盛的时候,学术界突然对余产生了质疑,并兴起了一阵“批余风”,对余秋雨散文创作的思想和艺术等各方面产生了质疑,对他的作品和人格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和议论,这就是名噪一时的“余秋雨现象”。

“余秋雨现象”折射出当代中国某种深刻悲哀

若干年前,余秋雨是我顶礼膜拜的作家。《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这两本书我读了好几遍,很多处作了密密麻麻的批记。一个文化人对于文化深入骨髓的热爱、呵护和咏叹,对文明被蹂躏成碎片撕心裂肺的痛惜,在他的文章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我的印象中,他就像文中那个默默地捡垃圾,没有抱怨意识也没有表演意识的孩子。“已经碎了,不怕再碎,但求碎得问心无愧。”那份悲壮与执着,使他成为我心中精卫填海般的文化英雄。

后来,余秋雨的书我几乎都买,像《行者无疆》、《霜冷长河》等等。但是,慢慢地我看得越来越少,翻翻就摆在书架上,那种沉重得透不过气的感觉逐渐淡了。是“一地鸡毛”的琐碎让我变得越来越平庸麻木了?我有些惘然。

再后来我也写点散文了,由于天资愚鲁,也由于我老是思考一些文化尊严之类的问题,写得很累也很慢。我当然没想过要学习余秋雨那种风格,那不是一般人能效仿的,但又欲罢不能,“中毒”太深矣。其间又读了一些谈论散文的文章,似有所悟。比如王安忆认为,散文“含有着重大的秘密,假如能轻易表白的,必定不会是连心连肉,只是些皮毛。因此,对于真正的散文来说,‘为什么要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舒婷在散文《露珠里的诗想》里也写到,“散文流的是血,小说流的是汗,电视剧流的是口水。”所以,一个作家很难接二连三写出好散文,哪有那么多重大秘密和连心连肉的东西?而余秋雨后来的文章,写得越来越轻松洒脱,没有《文化苦旅》那样投入。或许,我的漠然亦有几分道理。

但余秋雨毕竟是如日中天的文化名人,有人不无夸张地说,看报纸就可以排出他的活动日程表,所以总有关于他的报道跳进我的眼球。记不清从何时开始,他被从神坛上拉了下来,有人说他“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有人义正辞严地要求庭外“审判余秋雨”,也有人皓首穷经,引经据典,“石破天惊逗秋雨”,指出余文中百余个典故方面的毛病,极尽揶揄挖苦之能事。还有炒得沸沸扬扬的“二余之争”的另一个主角余杰,指责他是“文革余孽”,质问他“为什么不忏悔?”至于网上盛传的“余秋雨以自杀威胁《南方周末》不要发表揭露其文革历史真相的文章”事件,双方各执一词,更是扑朔迷离,令人莫衷一是。

我也对所谓的“余秋雨现象”进行过认真的思考。我不清楚余杰等人对余秋雨的指责基于怎样的事实和出发点,不敢妄言,但若论爱惜羽毛的余秋雨缺乏忏悔意识,正襟危坐,俨然高大全的光辉形象,想来没有冤枉他。在我看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余秋雨今天点评歌手大奖赛,明天为肚子里没几滴墨水的节目主持人出书捧场,为构建精神文明的大厦事无巨细呕心沥血,却失语于对当下深刻的审视和批判。如此圆滑世故,遑论达到鲁迅那种“把自己烧在里面”的境界?当然,一个作家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写什么和怎么写,那是他的自由。但过于人情练达,过于聪明和自我感觉良好,影响和阻碍了他更上一层楼。对于余秋雨这样的名家来说,在禀赋阅历和文化积累俱备的情况下,剩下的就是拼人格了,这应该不算苛求。

但另一方面,我又同情、理解余秋雨,也体谅他的某些无奈和难言之隐。读《苏东坡突围》、《嫉妒》、《小人》,其间蕴涵着余秋雨深深的慨叹。他在借古人的酒杯,浇胸中之块垒。可以想见,在一种缺乏游戏规则的文化氛围里,像他这样如日中天的名人,要经受多少风刀霜剑。读一些批判余秋雨的文章,里面隐藏的某种阴暗心理,让人像吃了苍蝇一般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有勇气无情地解剖自己,让人看出“皮袍下的小”来?只怕口水就要淹死他。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鲁迅也说,他没敢说出全部的真话,因为他还要在这社会中居住,他不敢真的被这社会和伦常所开除。何况世事洞明的余秋雨?

严肃的批评与别有用心的辱骂搅成一锅粥,让人欲说还休的“余秋雨现象”,折射出当代中国某种深刻的悲哀。

拓展阅读: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激情与智性的二重奏

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曾说:“余秋雨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崛起,就是因为他在自然景观面前,将激情的抒发和智性的文化沉思结合了起来。”读《文化苦旅》,读《山居笔记》,我们都会鲜明地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艺术个性,即以自然景观为核心意象,使激情与智性相互渗透,把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文化景观的阐释统一起来。《都江堰》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

这篇散文抒情激切、高亢。文章开篇就奠定了一种厚此薄彼、褒贬分明的情感基调:“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我以为”“最激动人心”“不是……而是……”这些字眼,将作者的理性判断镀上强烈的主观情绪色彩,它统领下文对都江堰自然地理景观(水)和文化景观(李冰之于水利建设的杰出贡献)等的描述与议论。

激情的抒发需要具体形象的铺垫,否则感情势必空洞浮泛。《都江堰》一文形象刻画角度多变,生动空灵。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正面描写,或从听觉角度切入——“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未见其形,先闻其声,以极度夸张的比喻摹拟江水惊心动魄的声响;或从视觉角度摄取,抓拍堰中江水股股叠叠或合聚飞奔或分流直窜的动态镜像,突出其规整中的强悍的精神,展示它“壮丽的驯顺”的个性。侧面烘托,有欲扬先抑,如写去都江堰之前的先入为主的偏见、懒懒的心绪、散散的脚步,来反衬之后亲睹真容的震惊与叹服;有对比映衬,如以海水的“雍容大度”与江水的“精神焕发”相比照,突出江水“踊跃喧嚣”的气韵。这些自然景观形象的描绘,饱含钦敬欣羡之情,为下文文化景观的智性反思张本。这些感性的丽句里潜藏着作者对都江堰内蕴的精神风度之历史价值的深邃反思。

智性的沉思需要具体形象的承载,否则思考势必单调枯燥。文章在从声、形、神韵等多侧面写足了都江堰自然景观的壮美之后,接着将视线聚焦于“李冰”这一形象及其历史文化的内涵上。作者对李冰形象的刻画是粗线条的,主要用夹叙夹议的手法,纵横今古,浪漫飘逸,充满诗情。作者先是遗貌取神,“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以类似速写的笔法,寥寥数字勾出他想像中的蜀守李冰的形象:“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然后叠加上“画外音”:“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再点缀以妙语连珠的议论,展开与人文景观的对话。如“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又如“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等等,这些潇洒出尘的智性判断把李冰形象深厚的精神内涵纵深挖掘出来,坦呈在读者面前。这些智性的睿语中奔涌着作者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资源的敬重与热爱之情。

智性的沉思,不仅要借助于思接千载、心骛八极的想像,更须有纵横捭阖的联想,从而让议论的锋芒更犀利。本文第三部分,在阐释李冰的治水韬略时,作者顺水推舟的点到:“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这是借题发挥的神来之笔,换句话讲,这才是都江堰这一人文景观的核心隐喻,它与长城所象征的“保守、僵硬、封闭”形成一种潜在的对照。此外,作者还善用穿插笔法以拓宽阐释空间,如第三部分倒数第2自然段,插叙了石像出土后,一位现代作家面对残损的塑像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发出的诘问——“活着或死了应站在哪里”,这是对当下那些尸位素餐者掷地有声的当头棒喝。其实,这也是作者在向读者追问:我们今天,应该向李冰学习什么?那不就是曾经有过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不就是天下为公、泽被万民的务实行动?……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小见大,由表及里,因少总多的选材与立意的运思方式,是秋雨文化谋篇布局的常规。本文着重从都江堰这一人文景观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的层面来抒情议论的,因景及人,因人及事,因事及理,如抽茧剥丝,将其精神个性、文化人格、政治理想的追求跃然于纸上,感性与理性交融,谱写了一曲浩浩荡荡的激情与智性的二重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