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语文 > 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2013-05-31 21:42:06
相关推荐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小棒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激发学习兴趣

孩子们想猜字谜吗?古人写的是什么字?

二、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

1、小朋友们,古人为什么把尺字造成这样呢?(老师边说边演示:尺字就像人们这样量长度,教师张开拇指与食指,这样量一次就叫一拃。)

2、我们身上的尺除了手之外,还有什么呢?(生回答后,再课件展示)

3、现在我们就学习用拃作单位量课桌的长度

(1)老师再边说边演示什么叫一拃,帮我数一数课桌的长度有几拃?

(2)学生再量课桌的长度有几拃。

(3)和老师量的结果不同的举手,为什么会结果不同呢?

(4)教师小结:由于测量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世界统一的长度单位,学习用尺量长度。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识直尺

1、我们常见的尺有哪些(课件展示)

2、孩子们拿出直尺,观察直尺上都有些什么呢?

3、老师也有一块直尺,直尺上缺少些什么呢?

(1)缺少了竖线(就是刻度线),再观察刻度线,你又发现了什么?(有长有短,表示不同的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小棒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激发学习兴趣

孩子们想猜字谜吗?古人写的是什么字?

二、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

1、小朋友们,古人为什么把尺字造成这样呢?(老师边说边演示:尺字就像人们这样量长度,教师张开拇指与食指,这样量一次就叫一拃。)

2、我们身上的尺除了手之外,还有什么呢?(生回答后,再课件展示)

3、现在我们就学习用拃作单位量课桌的长度

(1)老师再边说边演示什么叫一拃,帮我数一数课桌的长度有几拃?

(2)学生再量课桌的长度有几拃。

(3)和老师量的结果不同的举手,为什么会结果不同呢?

(4)教师小结:由于测量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世界统一的长度单位,学习用尺量长度。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识直尺

1、我们常见的尺有哪些(课件展示)

2、孩子们拿出直尺,观察直尺上都有些什么呢?

3、老师也有一块直尺,直尺上缺少些什么呢?

(1)缺少了竖线(就是刻度线),再观察刻度线,你又发现了什么?(有长有短,表示不同的长度单位)

(2)缺少了数字,数字从几开始?0表示什么?0对着的那条刻度线就是0刻度线。

(3)还缺少了什么?cm表示厘米这个长度单位。

(4)再看数字与刻度线,你发现了什么?(数字都对一条最长的刻度线,0对着的就是0刻度线,1对着的就是1厘米刻度线

(二)认识1厘米

1、孩子们,直尺上从0到1是1大格,就是1厘米,还有从几到几是1厘米?

2、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是1厘米你发现怎样的两个数是1厘米?(相邻的两个数之间都是1大格,相邻两个数之间都是1厘米。再看那些最短的刻度线,把直尺分成了许多小格,每个小格表示什么?今后再学。)

(三)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引出课题

1、拿出1厘米小棒,什么颜色(白色)?

2、仔细观察1厘米,记住1厘米有多长。

3、你能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吗?怎么比较准确?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记一记1厘米有多长?

5、我们身上什么地方或我们见过的哪些物体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厘米?

6、1本数学书厚度大约1厘米,1个食指指尖宽度大约1厘米1厘米感觉怎样?我们量较短的物体就用厘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四)测量几厘米

1、拿出红色小棒,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怎么估?大家再想一想我们身上什么地方大约1厘米,我们就用食指指尖的宽度在小棒上比一比,一边比一边数,大约有几厘米?

2、谁估得对呢,怎么办?(去量,让学生先试着量一量)

3、这根小棒长几厘米?怎么量的?(引导学生总结出量法)

4、从0到5为什么就是5厘米?(数一数5厘米有几大格)

5、大家学会了量物体长度了吗?很快说出下面的物体长度。

(1)让学生很快说出前三个的长度,量圆珠笔的长度对着几量的(对着2),可以这样量吗?长度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2)为什么圆珠笔的长度说得慢,前三种的长度说得快?由此可见,我们在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怎么对齐?

(3)根据前三种物体的长度强调量法:从0到9是9厘米,从0到7是7厘米,你发现了什么(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四、巩固拓展

1、判断。1题没对着0刻度线。2题直尺放斜了。3题从1开始量的,对了。4题线放弯了,这根线的长度最接近3厘米,可以怎么说(这根线长度大约3厘米,也可以说这根线的长度比3厘米多一些)老师再小结:我们在量物体长度时,结果往往不是整厘米数,我们就可以说成大约几厘米,也可以说成比几厘米多一些或少一些。

2、估一估,量一量

先估蓝色小棒有多长,回忆一下怎么估呢?再量(7厘米)。最后再量作业本的宽度(13厘米)。

3、熊大只有一把断了的直尺(从5开始),怎么量橡皮擦的长度?

4、大家还想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到校园看看吧。(楼的高度,跑道长度)我们的这把尺合适吗?以后我们还要学习用更大的长度单位量更长的长度。

五、课后总结

1、感谢大家和老师一起度过了一堂充实而愉快的课,你有什么收获?

2、收获的知识当然重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大家在这节课上表现出来的积极思考、认真操作的好习惯,希望大家把这两个好习惯带到今后的学习之中。谢谢大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